江炎是輕易不向外人透露自己的理想抱負的,但是面對張老,他有一種說不出的親近感覺,而且兩人無論談論什麼,總是能有一些志趣相投的地方。
就算是觀點不一致的時候,他們各自有自己的角度和觀點,闡述出另一種不一樣的解釋,互相交流。
所以,江炎願意將自己的理想抱負講給張老聽,讓這位老人知道,自己不是一個唯利是圖的商人,而是一個有志青年。
“張老,我的志向在外人看來,有些過於理想化,你不會也這麼覺得吧?認為我是異想天開?”
張老直視著江炎,神色認真地說道:“以你的年紀,能有這樣的志向,的確聽起來有些異想天開。但是你與普通人不同,你有這樣的能力,所以說的不是空話。”
“不過我有點好奇,你之前說,你是從國外長大的,你的家族也在國外,那麼你應該對國外的思想和文化更熟悉才對。但是你剛剛所說的,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這可是儒家思想的至理名言。”
江炎輕笑一聲,說道:“呵呵,張老,我生在國外,這是我無法選擇的。我的家族遷往國外,那是歷史年代原因,為的是能夠在國外發展經濟,建立產業。但我和我家族的人始終都以華廈人自居,從來沒有因為國籍而否定自己的出身。”
“至於您說我在國外長大,對國外思想和文化更加熟悉,這一點錯都沒有。但是我們家族對後輩培養的時候,是以華廈文化與儒釋道思想為主,以國外思想和文化為輔,華西結合,取其精華,所以對於華廈文化和思想,我同意很熟悉。”
華廈文化源遠流長,在思想上,更是出現過百家爭鳴的盛世。
然而,能夠傳承至今,並且被廣大民眾所熟知的思想流派,就是儒、釋、道。
儒家思想對華廈的歷史文化影響最重,也是階級統治者所重用的思想。
釋,這是佛門思想。
道,則是道家思想。
佛門與道家都偏向於信仰,滲透進入了老百姓的生活習俗之中,潛移默化地影響了一代又一代人的思想傳承。
佛門導人向善,道家追求逍遙自在。
唯有儒家思想,以人為主,以品德為本,心繫人間,教化萬民,行的是人間大道,追求的是天地人和。
張老忍不住點頭道:“好,不忘本,不忘根,而一個民族的根本就是文化思想。我沒想到,你還是個儒家學派的崇尚者,你這思想境界可不是一般人能夠達到的。我在你這個年紀的時候,還只是一個普通的人民教師而已。”
江炎笑著說道:“張老,您莫要自謙。孔聖人不也是老師嗎?他的思想流行於七國,傳承於古今,桃李遍天下,是天下第一的人民教師。您教出來的學生,要是能夠受到您的思想影響,將來說不定也會出現像我一樣有志向有抱負的優秀才俊。”
張老忍不住大笑道:“哈哈哈,你小子這是誇我呢?還是誇你自己呢?”
“同誇同誇,哈哈哈!”
江炎與張老相聊甚歡,過了一個小時左右,張老就說道:“姜小友,能跟你相識,對我來說,真是一件幸事。時間不早了,你還有你的事情要忙,我也該回家了。”
江炎問道:“張老,你家在哪?我送您吧?”
張老搖了搖頭,說道:“不必了,我家就住在附近。”
“那您給我留個地址,有空的時候,我去看望您。”
“呵呵,那也不必,你我若是有緣,自然還會再見。”
張老從他的口袋中掏出了那兩顆帝王綠的翡翠玉球,然後遞向了江炎。
“我身上也沒帶什麼其他東西,這兩顆玉球陪伴我也有幾年了,就送給你,留個念想吧。”
江炎雖然很有錢,也能買得起這種帝王綠的翡翠玉球。
但是他依舊覺得,這份禮物有點太貴重了。
畢竟他與張老相識,純粹是因為話很投機,聊得來,而不是想從對方身上得到什麼好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