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章 孩子病了
劉瘸子聽著楊桃的話,站在自家門前,拉著臉看著她說道:“我知道你要去喂那兩個野豬崽子,我是問你用什麼去餵它們?用你端著的那盆裡粥嗎?你家可真富有啊!”
聽著自己公公那帶著諷刺的話語,楊桃看向了他,小臉露出了不高興的表情,說道:“這米粥雖然很貴,可是為兩個豬崽子,還是很劃算的,總給有些人吃了不領情強。 ”
話音落下,端著盆轉身,往自家的豬圈走去。
劉瘸子聽著楊桃這麼說,原本拉著的臉更加難看了起來,氣憤的站在門口罵道:“長得跟個繡花枕頭似的,一天天什麼活也不做,知道敗家。”
話音落下,氣哼哼的回到了自家的屋子裡。
楊桃端著半盆粥來到了這家豬圈門前,把粥倒在了一個破盆子裡,看著兩頭小野豬吃的歡暢,轉身回到了自家倉房門前。
剛剛走到門前,見大山走了回來,楊桃看著他隨口問道:“車子送回去了,你謝了人家沒有?”
聽著楊桃的問話,大山笑呵呵的說道:“借人家車子用怎麼能不謝人家?”
說著兩個人開啟自家倉房的門走了進去,楊桃看了一眼大山,問道:“你餓嗎?餓的話我給你做點晚飯,如果要是不餓,我有些累了,先休息了。”
大山聽著楊桃這麼說,搖了搖頭,看了一眼新搭的炕,對著楊桃說道:“這炕已經搭好幾天了,應該可以住人了,我去拿點柴禾,燒一下,今天晚我們在炕住吧!”
楊桃聽著大山的話,看了一眼新搭的炕搖了搖頭,說道:“炕是可以住了,可是咱們這兩趟去鎮子裡,忘了買席子,今天晚還是在地將一宿吧!”
話音落下,楊桃找到了行李前,拿起了行李,撲在了草堆,直接鑽進了被窩裡休息了起來。
次日一早,大山和楊桃正躺在倉房裡睡著,聽著院子裡傳來了著急的聲音。
楊桃睜開了眼睛,從被窩裡坐了起來,看了一眼還在睡著的大山,用手推了推他,然後說道:“大山,你醒一醒,外面發生了什麼事情?院子裡怎麼這麼吵?”
聽著楊桃的話,大山睜開了眼睛,也從被窩裡坐了起來,直接穿了鞋子,往院子裡走去。
坐在被窩裡的楊桃看著大山這一連串的動作,不由得笑了,心裡說道:“這住在地下的草堆裡,還是很有好處的,睡覺不用脫衣服,直接可以起床,蹬鞋子可以走。”
想著,她也登了鞋子,走出了倉房,剛剛來到院子裡,看到劉老二的媳婦,懷裡抱著他們家五六歲的兒子,一臉著急的看著,劉老二喊道:“你還在這裡做什麼?還不趕緊去爹孃那裡要點銀子,我們好給狗娃去治病,沒看著他已經發燒,燒糊塗了嗎?”
劉老二聽著自己媳婦的話,往自己爹孃的房間裡走去。
時間不大,見劉老二急匆匆地從爹孃的房間走了出來,看著自己的媳婦說道:“把孩子給我,我們趕緊的去山下的那個村子裡找郎去,爹孃把銀子給我了。”
老二媳婦聽著老二的話,趕緊把孩子遞到了他的懷裡,兩個人匆匆的離開了家。
楊桃站在那裡,皺了皺眉頭,心裡納悶的想著,這二弟家的孩子病了,看樣子很著急,自己的公公婆婆,怎麼沒有出來看一眼呢!
在他想著的時候,老三媳婦從屋子裡走了出來,邊走邊看著自己家裡的嘴裡說道:“當家的,你看二哥家這個孩子,得的是什麼病?怎麼半夜裡發燒?好像身還出了紅點子,會不會傳染呢?咱們家孩子可是小啊!身體可沒有那麼好的抵抗力。”
老三聽著自己媳婦的話,看到了正在院子裡站著的大山和楊桃,冷著臉,對著自己的媳婦說道:“不說話沒人把你當啞巴賣了,不是二哥家孩子得了病嗎?有什麼好稀的?怕傳染你把孩子領回孃家去。”
老三媳婦聽著自己家裡這麼說,立馬閉了嘴,看了一眼院子裡的大山和楊桃,臉露出了尷尬的表情。
老三和老三媳婦,走進了爹孃的屋子裡。
楊桃來到了大山的身邊,伸手拽了一下她的衣袖,看著他說道:“老二家孩子病了,我們用不用也跟著去看看。”
聽著核桃的話,大山看著他搖了搖頭說道:“不用,應該沒有什麼大事,趕緊的做早飯吧!吃完了早飯,今天我準備再去接著開點荒地,春天咱們多種點地到秋天,也可以多收些糧食。”
聽著大山這麼說,楊桃點了點頭,立馬走到了灶臺前,開始忙碌了起來。
兩個人吃完了早飯,楊桃和大山拿著鎬頭,直接走出了家門,來到了山邊開始,忙碌了起來。
午時分,大山和楊桃從地裡走了回來。剛剛走進院子,見劉老二一臉愁容的,迎了來,看著大山說道:“大哥,你可回來了,我都站在這裡等你半天了。”
聽著自己二弟這麼說,大山看了他一眼問道:“怎麼了二弟你不是陪孩子,去看病了嗎?孩子和弟媳婦呢?怎麼你一個人在這裡?”
劉老二聽著大山這麼問,苦著一張臉看著大山說道:“我媳婦抱著孩子還在山下村子的郎家裡,我回來是想跟你借些銀子,聽郎說孩子的病很重,得鎮子裡去看,我知道你手裡也不寬裕,可是昨天你賣了豬,手裡應該能有些銀子,先借給我用一下等到我手裡寬綽了一定還你。”
大山聽著自己二弟的話,並沒有立刻答應,而是扭頭看向了楊桃。
一直跟在大山後面的楊桃,把他們兩個的對話,全部聽在了耳,當大山看向自己的時候,他明白了大山的意思,笑著對劉老二說道:“二弟,昨天我們是賣了豬肉,不過也沒賣多少銀子,您需要多少?看看我手裡的夠不夠?”
劉老二聽著楊桃這麼說,臉露出了感激的表情,看著她說道:“大嫂,銀子不多,借我二兩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