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第 72 章 瘟雞
祭月節算是茂溪村的重要節令, 村人一大清早就要陳掃院裡院外,午時家家戶戶門戶大開,為的是讓起鍋燒熱肉的香氣飄到十裡外, 等到傍晚月亮出來時一家人就要團聚在一處吃吃喝喝守著“圓月”。
天色漸晚, 潔白月亮落在樹梢。
魏家小院的矮桌支在井邊,桌上桃、李、紅梨各擺了三盤, 圓小似拳, 花紋精巧的月團擺了兩盤。
乖乖坐在蒲團上的小胖娃不住回頭去瞧, 一隻手抓著啃的就剩下一圈餡料的月團:“哥哥, 哥哥,快來呀, 月亮出來咯。”
“來了。”
魏承端著一碟菽豆放在桌上,攬住桌底亂跑的貓崽墨珠兒坐下:“蘭嬸子鹵好的,聞著味道很香, 你來吃吃。”
貓崽兒熟悉之後就十分淘氣,咻的一下從魏承懷裡跑走,張揚舞爪去挑釁盤臥在罐罐腳邊的黑狼。
黑狼也不惱,只懶洋洋的晃著尾巴去逗弄像是耗子成精似的貓崽兒。
“好香呀!”
罐罐去扒裹著湯水的濃綠菽豆,迫不及待送進嘴裡咀嚼兩下, 大眼睛一亮:“肉肉的味道!”
“蘭嬸子說是跟著豬肉一道鹵的。”
魏承拿過帕子擦擦罐罐小爪,將菽豆放到自個兒跟前:“哥哥給扒。”
罐罐抱著蒲團往哥哥跟前挪了挪, 小手捧臉嘿嘿笑:“哥哥最好啦。”
魏承手指長又白淨, 不一會兒四五個菽豆就扒好送到小娃嘴裡:“還吃嗎?”
“不吃啦!”
小娃抱著汁水飽滿的粉桃一邊啃一邊搖頭,望著月亮困惑:“哥哥,月亮天天都圓,為什麼不天天過節噢?”
“因著八月十五恰值三秋之半,所以這日便叫祭月或是追月節。”
魏承輕笑道:“想來夫子講授《周禮》, 罐罐是一點也沒聽的。”
罐罐撅嘴,臉蛋肉團鼓起來:“罐罐睡著啦。”又蹭蹭哥哥手臂,“哥哥聽,然後教罐罐!”
“仲秋之月養衰老,行糜粥飲食。”1
魏承拍拍罐罐肩膀,笑道:“這句便是出自《禮記月令》,早在許多年前古人就在今日祭拜月亮了。”
月亮高掛漆黑天邊,星辰疏落,皎潔光輝散落大地。
罐罐歪歪頭,好奇極了:“那麼,罐罐和哥哥看到的月亮和先人看到的月亮是同一個嗎?”
魏承稍怔,隨機笑開,他揉揉罐罐的小腦瓜:“千百年來無數文人墨客真情頌月,個個都說其皎如飛鏡,清輝如白玉盤石,如今我們看到的月亮也是如此,想來都是同一個。”
罐罐驚喜的哇了一聲,高興的拍拍小手:“那以後的以後的以後的人看到的月亮,也和罐罐和哥哥看到的月亮是一個啦!”
魏承心中倏地引起詩興,夫子如今已經教他作詩,留下的課業便是作出首祭月詩歌來,因著他才開始學,夫子只讓他和李行謙回去作一首,像是孫覽師兄等人是要做三首以上的。
待罐罐吃喝玩鬧過後在他懷中睡下,他將小娃抱去屋頭安頓好,也顧不上拾掇外頭沒吃完瓜果,便匆匆忙忙來到書房。
鋪紙研磨一氣呵成,落筆第一句便是:“抬頭問月月不言,風吹海水秋無邊。”2*
……
臉色繃緊,思沉片刻,鄭重落筆,凝練字句寫下頸聯,又想起罐罐今日所問,胸中乍然明悟,又寫道“今人不見古時月,今月曾經照古人。”
下一句順其自然接上“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3*
……
魏承緊鎖眉頭覺得還有些需要增改,只聽屋外傳來墨珠兒和杏兒的“吵鬧”聲,想到那一桌子沒吃完的瓜果糕點,他趕緊放下筆墨出去收拾,那月團甜桃罐罐還沒吃夠,若是叫兩個小家夥偷偷吃光,這娃起來怕不是要生悶氣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