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 章 好苗子
李家和馬家聽說魏承明個兒就要去鎮上拜師讀書, 次日一早就送來兩小筐肉幹和一些山果,還讓李三郎親自趕牛車送他們去鎮上。
臨行前,魏承清點下給諸葛夫子帶的束脩禮, 鮮肉兩吊, 楚葵、龍眼幹、蓮心、紅棗、紅豆各一包,又並上包著紅綢的八白文銅子。
數過之後見一樣不落, 魏承也就放心帶著罐罐上了牛車。
趕巧有村婦大包小包的在村頭等著, 看到李三郎趕車來就想上, 卻被李三郎吆喝道:“嬸子, 我今兒要送承小子和小娃去鎮上私塾,來不及帶你們去集口賣菜, 你們等等上王老漢的牛車吧!”
“哎呦,承小子要去鎮上讀書了?”
還有人酸道:“裡正對承小子也是真好,家裡地還沒播完呢就讓三郎趕車送他去私塾。”
“承小子你可得好生讀書, 到時候有了出息可別忘了你三郎哥一家!”
李三郎笑道:“我爹對咱村這幾個讀書的村小子都挺好,嬸子你家鐵柱要是想讀書,我也送!”
那群村婦還想再侃幾句,卻見李三郎揮舞下鞭子,趕著牛車跑遠了。
路上, 李三郎對魏承道:“十裡八鄉都知道我爹稀罕讀書人,偏偏我和我上頭幾個哥哥都不是讀書的料, 我爹往年還沒少給咱村的方文和魏志送些筆墨, 自從看清魏家人的嘴臉還有那個方文不是個正經讀書的後他也就不再浪費銅子卻補貼那種人家!你啊,甭理會兒那些慣愛嚼舌根的婦人夫郎,都是一群看熱鬧不嫌事大的,你只管好生讀你的書,什麼忘不忘的都是些沒有用的話!”
魏承道:“三郎哥, 我都曉得。”
牛車在徽林私塾大門口停下,李三郎叮囑魏承幾句要仔細讀書,勤學勤問後便緊著趕牛車往村裡走,他們家裡的地還有不少沒種完呢。
魏承揹著給先生準備的束脩禮,輕輕叩響了大門。
第一下沒人應。
過了片刻,他又去叩,便聽到一陣腳步聲,青黑厚重的大門一開,竟然不是那個甄管事而是諸葛夫子的書童。
書童道:“快隨我來。”
魏承牽著罐罐跟著書童往院裡走,還未走近書室就聽到一聲聲嚴厲的斥責。
罐罐被嚇了一跳,緊緊握著魏承的手,小聲道:“哥哥。”
“不怕。”
魏承輕輕拍了拍罐罐的頭,又看向一旁帶路的書童,還不待他問那書童就縮著肩膀低聲道:“諸葛夫子發了好大的火,你倆就先隨我在門口等會吧。”
忽然又聽到幾聲哭聲:“夫子,夫子,學生錯了,您,您莫要打了!”
他們站在此處,正好看到屋頭坐著三四個學子,地上也站了一排垂頭似鵪鶉的學子,而那諸葛夫子鐵青著臉,一言不發,捏著一根細長的戒尺重重打在一個白麵高個兒的藍袍學子手心上。
一下,兩下,十下!
諸葛夫子一連打了四個人才扔了戒尺,他身後的書童連忙將戒尺撿起來。
諸葛夫子冷冷道:“一人將《論語》回去抄寫二十遍,我識得爾等字跡,若是讓人代抄再罰十遍!”
學子們哭哭啼啼,還不忘拱著紅腫青紫的手恭敬道:“是,夫子。”
諸葛夫子怒道:“我原以為爾等昨日考校不錯是下了真功夫,卻不想今日又讓你們背誦,一個個啞口無言竟站了一排,也不知你們是怎麼在我眼皮子底下做的那些抄子!想來以往那些考校怕是都不能作數了!為了偷懶逃學天天蒙騙夫子,欺瞞父母,你們哪裡來的膽子敢做這種無恥之事!你們到時下場是不是也想去蒙騙賣通主考官?”
幾個學子大氣都不敢出,私下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沒供出甄管事。若是真供出了甄管事,作弊藏抄子事小,那他們有些人中以往買的那些文章試貼詩怕不是都要被一股腦洩露出來了!
諸葛夫子重重揮袖,朝著門外喊了聲:“知文,去喚這四位學子的家丁僕人把他們帶回去反省,什麼時候書抄完了會默會背再把他們送來私塾!”
書童知文連忙應了聲:“是,夫子。”墊腳記了記坐著的人,扭頭就跑出院子。
諸葛夫子這才看到門口立著的魏承和罐罐,望他一眼後道:“進來吧。”
魏承帶著罐罐進了書室,就發現不少學子的目光都落在他二人身上。
魏承拱手道:“夫子昨日允我兄弟二人來私塾讀書,小子今日特帶薄禮前來拜師。”
諸葛夫子看了眼他帶來的滿滿一背簍束脩禮,沉聲道:“你既是學東帶來的學子,就不必備著這些。”
魏承謙遜道:“承蒙李老夫人照拂,引我兄弟入夫子門下學習,但我二人出身鄉野,家中無長輩許學東脩金,我們來讀一日書,就讓夫子就廢一日心神,如此便致送些束脩禮,還望夫子收下。”
諸葛夫子不答,卻問道:“你一無族親,二無長輩,又有幼弟要養,讀書辛苦,讀成更難,你能十年如一日的堅持?”
“不能。”
魏承道:“不瞞先生,小子起初想讀書只是為了識字認字,從未想過能下場科考……”
這話一出,身後坐席傳來幾聲嘲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