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 真相
◎“一封郵件”◎
江潯的世界從來不存在“喜歡”。
沒有喜歡,所以也沒有不喜歡。
沒有猛烈的開心,所以就不會過於傷心。
這是江潯的生存法則。
人的痛苦透過感知傳遞,如果痛苦不能被解決,那封閉自己的感知也是一種方法。
小的時候爸爸只要賭博輸了,回到家就會打人,一開始是打媽媽,他總想保護媽媽,所以爸爸也會打他。
被打是很痛的,很小的時候,他不明白媽媽為什麼不躲開,再大一點,他不明白媽媽為什麼不離婚。
她說,爸爸除了打人的時候對他們還是很好的,爸爸不抽煙不喝酒不亂找女人,在外面努力工作為了我們的家,只是偶爾賭錢輸了,不開心而已。
她說,我有愛我的老公,有你這樣會保護媽媽的兒子,我們家已經很好了,是不是?
不是。
他不知道問題出在哪裡,只是感到恐懼和痛苦。
但是媽媽有一點是對的,至少在小時候,這個方法是好用的,他解決不了痛苦,那他可以選擇麻木。
他並沒有想過一定要考很好的大學,只是人人都說清大好,最重要的是,清大離家很遠,很遠。
他選擇了逃避,一個人離開,沒有人再救媽媽,他很愧疚,對不起媽媽,但是,但是,他又一次選擇了麻木。
清大的生活很好,明亮的教室、充滿陽光的校園、和家鄉完全不同的人群……
足夠的距離和填滿的日常是更有效的感知屏障,他很少想起棍子抽在背上的痛,和總是流血的媽媽。
日子不快樂,也不難過。
直到遇見謝景珩。
謝景珩見他第二面就說要追他,剛開始的時候,天天纏著他一起吃飯。
清大的食堂夥食很不錯了,只是小少爺挑食得很,這也不喜歡那也不喜歡,挑到最後都放他碗裡了,剛好,他不挑。
謝景珩對此很是很驚奇,一開始老追著問他,“江潯,你就沒有不喜歡吃的東西嗎?”
江潯沒想過,認真想了想之後還是搖搖頭。
“那你喜歡吃什麼?”
江潯愣了一下,他也沒想過,食物都是一樣的,只是維持人體正常生命活動的一種必需品,他喜不喜歡很重要嗎。
“喜歡吃什麼也沒有啊?你這人怎麼這樣……”
“江潯!你是不是故意不告訴我?”
“嘶——其實也看不出你很喜歡什麼東西,或者很喜歡玩什麼。”
“你什麼都不喜歡我可怎麼投其所好……”
小少爺仰天長嘆,犯了難。
不過顯然,他不會知難而退。
謝景珩活了這二十幾年,對吃的玩的最有研究了。
一開始逮著機會就帶他出去吃飯,八大菜系、法餐、俄餐、義大利菜都吃個遍,吃到個新鮮的就問他一次喜不喜歡。
他本來根本分辨不出喜歡和不喜歡,只是每次謝景珩那雙睜大的杏眼裡都閃著期待,問的次數多了,他不想總是讓人失望,絞盡腦汁也得咂摸出點味兒來。
原來就算同樣是米飯味道也確實是不一樣的,好像,有些東西吃起來確實讓人更開心一些。
謝景珩帶他吃的起勁兒,但是自己的胃實在不怎麼樣,吃完嘴上過癮了,回去胃難受得不行。
可是下次還想著去吃。
江潯也有點無奈,他說,要不試試自己做在家吃。
謝景珩一副不太信任的樣子,不過說,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