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委領導高度的贊揚對提高劉紅在安西電視臺和社會上的地位起到了巨大的作用。電視臺的同事在一夜之間對她刮目相看,對她的態度變得非常客氣,甚至開始主動和她打招呼。電視臺的領導、部門主任黃聞道和丁巖對她更加器重了,除了毫不動搖地主播《安西新聞》,凡是有市級領匯出席的重要活動都是派劉紅去主持。
安西市受河西省委省政府的委託承辦盛大隆重的全省商品展銷會。市委市政府非常重視這場展銷會。市委書記劉振邦親自掛帥,擔任了領導小組組長,全盤領導和指揮展銷會。
劉紅作為展銷會組織委員會特別指定的主持人到現場主持開幕式。
劉振邦等主要領導在宣傳部長鄭文東的陪同下出席了開幕式。
看到距離開幕式開始還有10多分鐘時間,鄭文東見縫插針,特意把劉紅帶到了貴賓休息室,把她介紹給了劉振邦。
劉振邦大約50歲左右,身材魁梧,儀表堂堂,眉目慈祥,沒有一點官架子。
他用贊許的目光望著劉紅,和藹地說道:“嗯,很好。挺著大肚子擠公共汽車上班,生了病也不請假休息!好同志啊。”
劉紅聽罷劉振邦的話心中吃了一驚。她在看見劉振邦的第一眼的時候就感覺到有些面熟,但是考慮到經常在電視螢幕上看到劉書記的形象,所以沒有過多地在意。現在聽到劉振邦這麼一說,她馬上斷定那個戴著口罩的乘客就是微服私訪的劉書記了!
劉紅滿臉愧疚地說道:“哎呀,劉書記,真是對不起!我當時不知道是您啊。”
劉振邦揚起頭大笑起來:“難道知道是我劉振邦,你就不會往我身上吐了嗎?”
劉紅害羞地用雙手捂住了紅通通的臉蛋,心中卻充滿了無比的幸福和甜蜜。她在此時此刻才真正體會到壞事也能變成好事的道理了。
坐在四周的領導們也都大笑了起來。
劉振邦接著說道:“在咱們安西市的老百姓當中,你劉紅的知名度可是比我這個市委書記的大多了。”
劉紅連忙擺擺手說道:“劉書記,哪裡呀!我怎麼能和您相提並論呢!您是全市人民的父母官。”
劉振邦很快地轉移了話題:“對了,我們家的兒子老是笑話我,說我的普通話不標準,在大會上講話很難聽。剛好我向你請教一下啊。”
劉振邦接下來向劉紅請教了幾個漢語發音方面的問題。
劉紅認真地解答劉振邦提出的問題。她覺得劉書記的口音和父親牛福壽的說話口音有點相似,便鬥膽地詢問道:“劉書記,您說話的口音和我父親的特別像。我父親是河東省夏臨縣人。請問您是哪裡人呀?”
劉振邦故作驚訝地說道:“是嗎?小劉啊,我的籍貫也是河東省夏臨縣。看起來300年前咱們是一家人嘍。”
劉書記也是河東省夏臨縣人?劉紅簡直不相信自己的耳朵。太好了!我們河東也有做大官的。今後再也不用為自己的河東籍貫蒙受羞辱了。
劉紅有生以來第一次品嘗到了作為河東人的幸福和驕傲。她發自內心地笑了起來,笑得那麼開懷,笑得那麼舒暢,笑得那麼得意,甚至有一些誇張。
但是,劉紅並沒有如實地告訴劉振邦自己原本姓牛的事實,因為她不想拉開與市委書記剛剛走近的距離。她需要藉助這個靠山為自己的生活和工作壯膽,為自己今後的發展和騰飛助力。
劉紅從此開始不再避諱自己的籍貫了,逢人就自豪地說自己的籍貫是河東省夏臨縣,言外之意是和市委劉書記是老鄉,明確地提醒別人我劉紅不是等閑之輩,也是一個有著優秀基因的人。
電視臺有些人感到奇怪,私下裡嘀咕道:“她不是以前常說自己的老家是山東革命老區青島嗎?怎麼又變成河東了?”
牛福壽和老伴到安西來看望兒子、女兒的時候,劉紅美滋滋地把認識劉振邦的經過告訴了父親,鼓動父親帶著自己去看望作為同鄉的劉書記。
牛福壽把頭搖得像撥浪鼓,連連否決道:“我在村裡是一個幹部,在城裡就是一個地地道道的農民。人家是市委書記,隔著幾個級別呢,哪裡有工夫理睬咱們呢。”
劉紅不死心,纏著父親勸說了好幾天,終於打動了牛福壽。
父女倆提著一大兜水果,找到了劉振邦的家。
可惜,敲了半天劉振邦家的門,一直沒有人開門。
鄰居告訴他們,劉書記有很長時間沒有住這裡了,至於現在住在哪裡誰也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