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月紅的童年沒有給她留下什麼美好的記憶。
不過作為家裡的老小,她得到了父母的特別疼愛。她是牛家寵愛的小公主。什麼好吃的、好玩的,父母都是第一個給她。兩個哥哥只有可憐兮兮幹看的份兒。
牛月紅從小就顯露出遇事有主見、伶牙俐齒的個性和厲害勁兒。
兩個哥哥對她既喜歡又嫉妒。其實他們也很佩服妹妹,因為這個小不點還會給他們出主意,教他們如何討得父母的歡心。
常常,疲憊的父母幹活回來,看到兩個調皮的兒子不寫作業,滿身灰土地滿院子打仗玩,氣得臉都歪了,一邊罵著,一邊追打他們。
只有5歲的牛月紅給哥哥們支招:“等爸爸媽媽上班走後,你們盡管去玩鬧。等他們快下班的時候,你們趕快回家寫作業,再給爸爸媽媽端上放涼的茶水。只要他們高興了,你們就不會捱打了。”
兄弟倆聽了覺得妹妹的主意不錯,決定試一試。他們玩鬧了一天,等到爸爸媽媽快回家的時候,趕緊回家燒上一鍋開水,給爸爸媽媽盛在茶杯裡放涼,然後人模人樣地趴在床頭寫作業。結果真的像妹妹說的那樣,不僅免了一頓打罵,還讓父母的臉上綻開了笑容。
從此,牛福壽夫婦下班回家總能喝上一杯清涼的茶水。兩個兒子的家庭作業也能按時完成,家長也不再被老師三天兩頭地叫到學校開會了。牛家從此變得安靜和睦了許多。
不久又出現了新的問題。
大兒子牛新國自幼頑皮,不愛學習,成績很差,經常受到牛福壽的嚴厲訓斥。
老二牛新疆則相反,酷愛學習,成績很好,得到了老師和父母的誇獎和喜愛。
即將上小學一年級的牛月紅大聲為牛新國辯護道:“爸爸、媽媽,你們不要老是責罵大哥。你看咱們生産隊裡,哪一個幹部是知識分子?都是部隊轉業來的。讓大哥去當解放軍去,將來當大官。”
年幼的牛月紅說得有板有眼,有理有據。
牛福壽兩口子嘴上不說,心裡卻非常歡喜,沒想到這個小丫頭看事理還看得這麼清楚。
牛新國自然對妹妹打抱不平充滿了感激之情。如果有誰敢欺負妹妹,他會像一頭憤怒的公牛沖回家裡,掄起案板上的菜刀,瞪著血紅的眼睛跑去和別人拼命。
有一次,鄰居宋世才的孩子玩飛石遊戲的時候不慎失手,甩出來的鵝卵石偏離了預定的方向,“哐啷”一聲打碎了牛家窗戶上的一塊玻璃。玻璃碴子散落在牛福壽精心栽培的月月紅上。
牛福壽看是小孩淘氣打碎玻璃的,而且兩家關系平常也不錯,本來打算息事寧人自己找塊玻璃安上。
牛月紅卻不幹了。
她氣呼呼地沖進宋世才的家裡,用小手指指著老宋兒子的臉蛋大聲呵斥道:“你這個臭手把我們家的玻璃打爛了。賠錢!賠錢!”
老宋的胖兒子知道自己闖下了禍,小臉蛋漲得通紅,低下腦袋不搭理牛月紅。
牛月紅杏眼怒睜,雙手叉腰,堵在宋家門口。直到宋世才看病回到家賠償了買玻璃的一元錢,牛月紅才趾高氣揚地回家了。
牛福壽看著個性強悍的寶貝女兒,笑著直搖頭:“別人是得理讓三分。我們家的這個小丫頭是無理鬧三分。”
牛月紅大聲申辯道:“我什麼地方無理了?明明是他打爛了我們家的玻璃,就得賠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