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秋收還沒結束,憲宗皇帝就當廷要殺人以平息天怒。
眾位大臣沒有一個敢反對的,但是該求情的還是要求,起碼要秋後問斬吧?
古代問斬也是有說法的好麼!
秋後問斬的意思最早來自《禮記?月令》記載:“涼風至,白露降,寒蟬鳴,鷹乃祭鳥,用始行戮。”
漢儒董仲舒則在《春秋繁露》中將這個含義上升到理論高度,“王者配天,謂其道。天有四時,王有四政,四政若四時,通類也。天人所同有也。慶為春,賞為夏,罰為秋,刑為冬。”
認為慶、賞、罰、刑為帝王的四種執政行為,要與四季變化相適應。董仲舒認為,春夏應該行賞,秋冬才可行刑,此即後來所說的“秋後問斬”。
現在憲宗皇帝已經等不到秋後了,八月份算是秋天,一般秋後是在九月末,十月初。
現在就要殺人,頗有“有傷天和”的嫌疑。
可是憲宗皇帝一意孤行,大臣們也只是裝個樣子。
很快,菜市口血染黃沙,這殺戮果然震懾住了許多流言蜚語,京中的天空都為之一清。
九月甲子,雲淡風輕。
這一天,吳有為在京城門口接人。
是南邊的臘八一家子回來了,他們回來,自然有馮七他們一家子替他們。
小朝陽要回來科舉了。
因為他爹是錦衣衛的關系,戶籍都是在京中的,想要科舉,這秀才第一步,就是要在戶籍所在地考試。
連考三場,過了就是有功名的秀才了。
水仙這些年在南邊過的不錯,不僅有朝陽這一個兒子,還生了一個女兒和一個小兒子。
女兒六歲,小兒子三歲。
雖然跟兄長的年紀相差比較大,不過朝陽身為大哥,很照顧妹妹和弟弟。
看到前來接人的吳有為,臘八就先奔了過來:“大哥,怎麼讓你在這裡等?”
“我想早點看到我妹子和外甥們。”吳有為笑眯眯的道:“你去跟忠明說話吧。”
“哎!”臘八這才跟萬安問好,倆人在傍邊嘀咕了一陣子。
在外面,水仙還想下車,因為在上海縣待習慣了,那裡很自由的,這裡可不行,京中流行的還是比較封建的,一般大戶人家的太太奶奶們出門,都是帶著面紗或者不出車轎的,吳有為趕緊攔住她:“你就在裡頭待著吧,外頭怪冷的。”
“行,我聽大哥的。”水仙也想起來了,趕緊坐好。
朝陽過來見禮,當年的小屁孩兒,如今也已經是個少年郎了。
“見過舅舅!”朝陽少年站在那裡,一臉的陽光燦爛,真不愧當年吳有為給他起的名字,果然是個陽光大男孩兒的樣子。
“哎!”吳有為摸了摸大外甥的頭:“長大了。”
當年還是那麼個小不點兒呢,如今都要考功名了。
水仙在車裡頭抱著小兒子,但是閨女就抱不了了,小家夥兒沒來過北方,她是在南方出生的!
六歲的小姑娘有著一張十分可愛的紅蘋果小臉蛋兒,穿著粉紅色的小衣裙,頭上還紮著兩個小揪揪,從車裡很快就鑽了出來,一雙大眼睛好奇地看著吳有為:“你是大舅舅嗎?”
“是,我是大舅舅。”吳有為頓時就樂了,上前將小家夥兒抱了起來:“你是誰呀?”
“我是朝朝。”小女孩兒很是正經的道:“朝朝暮暮的朝,我弟弟叫暮暮。”
吳有為頓時更樂了:“看不出來,妹夫還挺浪漫。”
車裡頭的水仙也哭笑不得:“他非要這麼給孩子起名字,說跟朝陽一聽就是一家子,我說發音都不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