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婆大姐沒轍兒了,看向了吳有為:您看著辦吧,這老頭兒就是個倔脾氣。
吳有為依然是笑眯眯的,張口道:“楊老爺子,您的擔心我理解。”
跟未來的親家說話,就不能自稱“本官”了,得自稱“我”,這樣才不會有距離感。
“我吳家也不是什麼高門大戶,要說起來,還是軍戶呢,只不過這一代我僥幸得了探花,出任文官官職,這才改變了戶籍屬性,說起來大家都是普通人家,我家只不過是當了個官而已,我吳家從我這代開始分宗,我是祖,將來我兒子便是宗。”吳有為緩緩而談:“我吳家選女婿是有規矩的......。”
吳有為說了吳家女婿的標準,但是同樣的,他最後道:“而我吳家的兒郎,不會是貪花好色之輩,在四十歲的時候,還沒有孩子,我說的是孩子,男女都包括在內,才可以納妾,傳宗接代。哪怕正室生的是女兒,坐産招夫,也不可以納妾。”
這一點,眾人都沒想到。
就連媒人都有些驚呆了。
吳家的條件之好,多少大家閨秀都願意給他們家做妾啊。
正妻之位更是競爭激烈,她沒少受人所託去提親,雖然說女方需要矜持一點,但是有的時候,也顧不得矜持了。
但是吳有為都沒點頭,卻主動來了這個寒門小戶。
“那是你吳家的規矩,我楊家一介寒門,高攀不起。”楊老爺子很頑固,雖然怕吳家的勢力,卻倔強的不肯應承。
“我的意思,是我吳家娶的女子,不論是什麼出身,都會如此。”吳有為笑著道:“我知道您二老的擔憂和顧忌,您放心,倆孩子成親之後,所生的第二個男孩兒和第二個女孩兒,都姓楊。”老楊夫妻倆傻眼了。
子嗣後代的姓氏,對於他們來說大過天。
可是這種頑固的看法,對於吳有為來說,無所謂啊!
不就是個姓氏麼?
他們都是吳家的孩子,以後都一樣。
姓吳,和姓楊,都沒什麼區別。
反正老楊家也沒祠堂,以後建立祠堂,有吳氏祠堂,就有楊氏祠堂。
這比單獨的吳氏一族,獨木難支強多了,雙木可成林啊。
“如何?”吳有為道:“而且我吳家會用最大的誠意,迎娶您家的姑娘進門,您二位......也可以跟著去莫靈山莊居住,那裡環境好,有地方散步,還有吳家村也有不少老人。”
老楊夫妻倆眼露不捨,這裡才是他們的家。
“當然,您這裡還是您家,我不會強迫你們搬過去,將來楊柳還可以隨時回孃家照顧你們......。”吳有為開出優厚的條件,簡直是比照後世的基本婚姻狀況了。
兒子跟侄子不一樣,侄子的婚事,他不好多說什麼,因為有個寡嫂在,也需要寡嫂拿定主意。
兒子就不同了,他是兒子的父親,母親那邊可以忽略不計。
再說了,王芊芊能做什麼主?
他當然是自己拿主意了,而且兒子肯定不會反對。
經過這麼多年的教育,吳明德幾乎快趕上半個現代人了。
吳有為的話,打動了老楊夫妻,要知道在古代,做人家的媳婦兒,是不可能隨便回家的,回一次孃家都要跟婆家說好久,畢竟“嫁出門的姑娘潑出門得水”啊。
總回孃家,會被婆家詬病,不滿。
可是吳有為卻承諾,楊柳隨時可以回孃家,甚至是住在孃家。
更寬松的條件,就是有兩個孩子姓楊。
日後他們也有孫子孫女了。
吳有為又道:“將來如果泰寧外放,可以帶家眷上任。”
老楊夫妻一臉蒙圈樣兒,因為不知道“外放”是什麼意思。
吳有為解釋了一下:“就是外出當官,例如某個縣令、知府之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