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化十五年,拜靖虜將軍東徵。
班師後,進爵保國公。
延綏告警,朱永再為將軍,與王越分兵出塞,再立新功,大功而歸。
成化十七年,再與王越等出兵大同,抵禦亦思馬,獲得首功,賜襲世公。
成化十九年,率軍抵禦蒙古小王子,獲勝歸來。
此次還朝,軍功累加至太師。
朱永從軍四十年,邊關二十年,憲宗皇帝派了太子殿下親自去京城門口迎接他,可見對他的看重。
朱永是成化朝難得的勳貴世家還帶兵的人之一,比他更加牛逼的就是英國公了,他老人家如今已經退居幕後,但是餘威猶在,加上張侖在南邊率領水軍,也很有名望。
而朱永則是在北邊鎮守二十年。
且他曾經見過英宗最落魄的時候,還去拜見過,可見朱永在英宗跟憲宗之間的關系。
吳有為是陪著太子殿下去的,在北門,他們見到了回京的保國公、太師保國公。
只是......保國公身邊的人,不是缺胳膊少腿兒,就是行動不便的,但是一個個卻兇悍的很。
吳有為頓時就知道這些是什麼人了。
他對保國公很客氣,但是對保國公帶的人,更是敬佩。
太子殿下不太明白,他跟保國公見過禮後,眼神便看向了他的身後。
朱永是個膀大腰圓的武夫,還有一臉的絡腮鬍子,不過大概是回來的時候,有人跟他說過了什麼,他這鬍子......現在被颳了個幹淨,露出青白色的胡茬,在臉上很明顯。
吳有為想到歷史上,對他的評價,就八個字:八佩將印,征伐四出。
是明朝中期的主要將領之一。
見到太子殿下的探究眼神,朱永笑道:“殿下別驚訝,他們都是臣這次帶回家裡的殘兵,他們以後不能再上戰場了,就在臣的這裡當差吧。”
太子殿下瞬間明白了,頓時對他們肅然起敬:“都是好樣的。”
能得到當朝太子的贊,他們一個個激動的臉都紅了,只是更顯得猙獰了。
一行人歡迎過後,便在太子殿下的帶領下,從北門入宮,覲見憲宗皇帝。
憲宗皇帝果然對朱永很是看重,甚至還讓人設宴接待他,倆人也算是二十年沒見了,當時憲宗皇帝還是太子的時候,跟朱永關系不錯,不然這麼多年了,朱永也不可能獨鎮邊關,憲宗皇帝還能放心。
朱永跟憲宗皇帝提戰事的時候不多,但是提孩子們的時候不少。
“臣在邊關,家裡孩子大了,連婚事都是媳婦兒張羅的,拜高堂的時候臣都不在,臣這次回來真是不想走了。”朱永爽朗大方的道:“也給閨女找個好女婿。”
朱永還有一個小女兒,跟他媳婦兒生的,是個老來女,是朱永最喜歡的孩子,今年十六歲了,如花似玉的年紀。
要是換了個人,敢在憲宗皇帝面前提自家女兒,只有三種可能,一種是想給皇帝當妃子,一種是想給太子當太子妃,另一種,就是請皇帝賜婚。
而朱永前兩種都不可能,因為他姓朱!
華夏自古“同姓不婚”,同樣都是姓朱的,或許八百年前是一家呢,不可能入宮。
那就只剩下一種可能了,賜婚,朱永想給自己的女兒求這份恩典。
“愛卿可看上誰家的俊傑了?”憲宗皇帝對朱永還是很寬容的,想著他鎮守邊關不易,這次回來就不會再去邊關了,在家養老吧。
“這......臣才回來,還不知道誰家有俊傑呢!”朱永說話特別風趣:“正等著挑女婿,等挑中了,再來找皇上您討個聖旨,行嗎?”
“這朕可做不了主,您那閨女聽說太後甚是喜愛,如果想要賜婚的聖旨,不如要個賜婚的懿旨?”憲宗皇帝笑著道:“她老人家肯定願意。”
“如果太後不嫌棄,那臣就去求見太後她老人家,臣妻在臣要回來的時候,還給臣去了家信,要臣給太後打兩只墨狐,她好做一件墨狐大氅給太後,聽說已經做完了,明日臣與臣妻就去覲見太後。”朱永一聽也樂了。
在這種女兒家的事情上,太後的懿旨,自然是比皇上的聖旨更好。
太子殿下作陪,吳有為也跟著,大家聊一聊家常,多數都是兒女家事,吳有為更疇瑟,因為他兒子已經是舉人了,馬上明年就要會試了。
大家都知道他有個兒子,也有不太瞭解他的,只知道吳家為人低調,當了左春坊大學士,都沒怎麼高調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