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他不知道萬安有十八房小妾的事情!
萬安都多大年紀了?
雖然說大明沒有明文規定官員不許納妾蓄色,更沒規定妾室的數量,只是規定了有多高的品級,可以讓妾室封為媵妾。
這在古代指隨嫁,亦指隨嫁的人:“妃嬪媵嬙,王子皇孫,辭樓下殿,輦來於秦”。
古代稱姬妾為婢女。
一般是跟隨正妻一同嫁到夫家的女子,規格較高的便是這種親姐妹同嫁;規格中等則是一個身份較高的女子偕同一個或幾個宗族女子同嫁;規格最低的便是侍女陪嫁。
這樣嫁過去的前者就是妻,後者便是媵妾了。
媵妾的地位要比妾高很多,有正式的身份,可以出席正式的宴會等等。
這樣的制度在戰國直至三國時候的貴族之間非常盛行,比如孫權的母親就是和她的妹妹一同嫁給其父孫堅。
從政治角度講,這種制度最大限度地保證了嫁女一方的利益。
假如作為正妻的女子死去,或者沒有生育,那麼媵妾取代她的位置,以媵妾和“孃家”的密切關系,依然可以保證“孃家”的利益。
一直到現在的大明,隨著時間的流逝,這種陪嫁也有所改變。
媵妾也有規定,一品官員可以有一結發妻子,二平妻,四媵妾。
這便是“三妻四妾”的由來。
二品的是一平妻,四媵妾。
慢慢遞減,到普通的五品官員,可以有一妻二妾。
再往下就都是妾,沒有朝廷封的“媵妾”名額的,朝廷不可能允許官員無限制的請封“媵妾”。
收到官府承認的“媵妾”,是跟誥命差不多的存在,有固定的媵妾服制和朝廷的俸祿,雖然不多,但那可是皇糧。
且“媵妾”不可以隨意處置,更不可能隨便買賣,死了也是要跟夫人老爺一起合葬在一個墓裡的。
但是據憲宗皇帝所知,萬安並沒有請封“媵妾”,因為他的官職比較低,只有兩個媵妾的名額。
雖然知道手下的官員們多少都有納妾的,請封“媵妾”的也不在少數,但是不知道,竟然有十八房小妾這麼多!
怪不得萬安總是一副“身經百戰”的架勢......。
憲宗皇帝此刻的表情十分精彩。
萬貞兒在他身後,趁人不注意,在他的腰上的軟肉那裡掐了一把:色樣兒!
憲宗皇帝訕訕的朝她笑了笑,但是對萬安,心裡卻不太滿意了,因為滿朝文武,他聽說最多是納了七八房小妾,有的只有三四房而已,尤其是上了年歲之後,更是不納妾了,因為怕被人說為老不尊。
可是看看萬安,十八房!
“本官的妾室,不用吳大學士評說。”萬安一臉坦然:“吳大學士......畢竟還沒成親過。”
意思就是吳有為不懂得閨房之樂。
憲宗皇帝掃了一眼萬安的......腰部以下的位置。
“可本官卻知道,這東西......也就能的有鼻子有眼兒的樣子:“還會中丹毒。”
臥槽!
眾人立刻看向了......憲宗皇帝!
“吳愛卿你說的可是真的?”憲宗皇帝臉色大變。
“皇上若不信,可以找一隻活雞來試驗一下。”吳有為道:“正所謂“一人得道,雞犬昇天’,這雞和狗,可都是能昇天的活物,找來一試便知,如果雞吃了沒問題,自然,人吃了也一樣;如果雞吃了就死,那這東西……?”
憲宗皇帝臉色陰沉了下來。
“貧道的金丹絕對沒有問題!”忠遊子想往前湊,以表示自己的金丹沒任何質量問題。
但是就在這個時候,萬通一個跨步過去,攔在了他前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