曰本國使臣這次是跟著大明派遣到日本的使臣一同行動,不然恐怕都走不出日本國境,因為他們遍地的大名真的將天皇架空了。
派遣的使臣回京之後,休息了三天,便入宮覲見了。
“日本國王這次派來的使臣,是他的兒子勝仁太子。”使臣嘆了口氣:“日本國的形式太混亂了,王室一點權利都沒有。”
曰本的情況複雜,使臣用了很長時間都沒能捋順他們的情況,很多人的關系都讓使臣頭疼。
他們那裡竟然時興的是以下克上的政策!
這豈不是要造反嗎?
還有什麼“半將軍”,什麼“大名h,—個個手握重兵架空了日本國王,日本國王握著他的手哭了好幾天,差點哭瞎了眼睛。
堂堂男子漢,一國之主,竟然被一個婦人給轄制,真是讓使臣無法理解,還說什麼”生於父親“但是”忠於母親“?
文化差異太大,不太好溝通,索性他有個好太子。
這位太子來之前,日本國主預備了好久,才掏出足夠的禮物和能夠供太子來往大明一趟的銀錢。
憲宗皇帝聽的都傻眼了:“那麼窮?”
“臣去的時候,日本國主以販賣詩畫和扇面為生......。”使臣低頭:“各地稅收根本沒人送往他那裡,都是交給各地大名。”
憲宗皇帝想了想:“來人,將內閣叫來!”
懷恩太監趕緊讓人去請幾位閣臣前來議事。
盡管過年了,但是遇到大事,閣臣們還是要隨叫隨到。
萬通也被憲宗皇帝叫了過來,他只管聽,不說話。
吳有為閑來無事,就在家看家裡人準備過年的東西。
十五年春正月丁卯,大祀天地於南郊。
漫天的煙火,以及孩子們的笑聲中,又是一年過去了。
因為他們在京中,過年的繁文縟節不勝列舉,不過也是趁機聯絡感情的時候,走年禮可是熱鬧了。
只是新年大朝會的時候,出了點意外。
這本來挺高興的新春大宴,好多來使都在進獻貢品,可能是真的被嚇到了,這些使臣進獻的禮物都很符合憲宗皇帝的心意,例如滿都魯送來的戰馬一千匹;加思蘭送了八百匹。
加思蘭的使臣臉色不好看了。
例如撒馬爾罕送來的寶石和香料。
烏斯藏進獻的一千斤的犛牛肉幹。
南邊送的基本是珍珠和香料、金子、銀子。
北邊送來的都是戰馬居多,以及一些他們那裡特産的藥材。
最後是日本國。
誰都知道,去年日本國出了大醜,被大明將使臣攆出了國境,這次都想看看,日本國還有什麼變化?
尤其是沿海諸國,他們都遭受到倭寇的侵襲,對日本真心沒好感。
結果卻發現,日本國的太子,出現在了大殿之上,朝憲宗皇帝哭喊求助:“小國番將,犯上作亂,民不聊生,王室被架空,父王遣小臣來宗主國求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