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稟太後,臣下可否知道,您是聽誰說的呢?”吳有為不等周太後回答,就自行解釋了:“臣下設定的太子殿下的學業是有課程表的,當初擬定的時候,乃是殿下與臣下一起參考的,並且得到了皇上的允許,才開始給殿下上課的,每一日有什麼課程都是有定數的,其中有一門實踐課,您可聽說過?”
這一說起學問,周太後就卡売兒了。
“不錯,課程表,朕是看過的,實踐課不錯。”吳有為提起實踐課,憲宗皇帝就想到了這課程的好處,十分的滿意:“皇兒將來是要接掌這天下的,可不能不知民間疾苦。來人,賜座!”
吳有為沒想到不用站著回話了,那太好了,能坐著,誰樂意站著啊?
於是謝了座,坐下後,又繼續道:“是的,皇上,皇太子乃是儲君,他不能不知道民間疾苦,更不能翫忽職守,別人翫忽職守,還有補救的可能,儲君如果將來翫忽職守了,大明的江山,何人可以補救?”他盡量的往大義上靠攏:“作為一國的儲君,不僅要學書本上的知識,更要實踐,否則便是清談誤國。”
實踐課嘛,當初吳有為也是想讓小太子知道知道外面的天地是什麼樣子的,而不是培養出一個晉惠帝那樣的小白。
太給穿越人士丟臉了。
所以他當時才會指定實踐課,且必不可少。
小孩子就是要好好的教導,長大了才能明事理,糊弄普通人家的孩子還可以說是耽誤一家,要是糊弄皇太子,那耽誤的可就是一個時代了。
吳有為在現代就是這麼跟家長們談的,什麼惡劣的熊孩子沒見過啊?
小太子說實話,並不怎麼熊,平時都是端著範兒的,偶爾熊那麼一兩次,也是小孩子心性。
但是小太子的確很好教,而且越來越有儲君的樣子,學的東西多了,他也很關注民生。
吳有為說了許多,並且有憲宗皇帝在一旁搭話,君臣二人你來我往,就小太子的教育工作說了許多。
包括化學實驗,物理實驗,以及種菜。
甚至吳有為想在某一天,帶著小太子去景山那邊挖一挖野菜。
小太子吃過野菜,宮中有定例的野菜,但是他肯定沒有自己挖過。
君臣二人聊的挺開心,憲宗皇帝甚至時不時的笑出聲,而旁邊坐著的小太子和兩位公主,也時不時的樂上一把。
周太後聽著小太子上學時候的糗事,也跟著樂呵了。
萬貞兒依然嫻靜的坐在那裡,這會兒臉色好了許多。
其他人無法說什麼,只好不斷的附和,或者跟著笑一笑,氣氛熱烈的很。
唯有邵淑妃,纖纖玉指使勁兒的攥著手帕,因為別人都是坐著的,唯有她是站著的!
這殿裡主子們都是坐著的,就連吳有為都有個小繡墩子坐著了,站著的不是太監就是宮女,而只有她邵淑妃,也是站著的,這就丟臉了。
可是剛才她太心急開口,被皇爺親自訓斥,現在卻不敢繼續挑事兒了。
進宮之前,義父就說了,宮中規矩大,但是再大的規矩,也不如皇爺的一句話。
只要有聖寵,比什麼都重要。
哪怕只是當一個小小的美人,也不會有人敢不敬著你。
說了許久之後,氣氛越來越好,最後不知道說了什麼,讓周太後感慨了起來:“吳大學士說的不錯,當皇帝的,只有實踐過了才能當一個明君。他父皇當年也是在哪兒跌倒了,在哪兒爬起來的,當年的事情,讓先皇當了半輩子的明君。”
前半輩子是昏君,被一個王振把持了朝政,還害的大明國祚不穩。
但是她不可能說先帝的不是。
人都沒了,功與過,誰人能評說?
“皇兒則是因為他父皇的關系,小時候沒少受苦,多虧了當年有貞兒在。”周太後握住了萬貞兒的手:“貞兒護住了他,才能熬到先帝複闢。”
老人家都愛提起往事,周太後又上了歲數,絮絮叨叨起來沒完沒了了。
後宮的女子們都會做人,一個個勸諫太後保重鳳體,少傷懷,清福還在後頭呢。
小太子跟兩位公主本來是忐忑的,到了現在也放開了,兩位公主為了轉移話題,還把她們外出的見聞說了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