繩鋸木斷,水滴石穿。
聚沙成塔,集腋成裘。
時間長了,眾人便慢慢的改變了對萬氏的看法。
記上萬家人的確很低調,哪怕是在錦衣衛裡頭,他們也沒真的仗勢欺人,只是辦案的時候,鐵面了一些,誰的情都不賣。
萬喜老實,萬通鐵血,萬達鐵面。
萬家的女眷都出身不高,且後院沒有幾個能上的了臺面的小妾。
萬通更是沒成家,還耍光棍呢!
“學生聽忠明說過,萬家好像還不想讓大皇子當太子。”吳有為決定冒一次險,平日裡跟萬通躺在一個被窩裡說的小話,可以適當的透露出一點:“覺得當太子太累了,而且太子乃是國之儲君,做得好了,將來當了皇帝,就一步都不能出紫禁城了;當的不好,人家該說萬貴妃不會教養孩子了。
“當不當得儲君,豈是他們家能擅自做主的?”商輅果然臉色不好看了,他是十分傳統的文臣,且一生經歷頗多,忠君思想已經刻在了骨子裡,乍一聽還有人看不上太子之位,頓時就生氣了。
“您看,您看!”吳有為立刻就笑了:“這就生氣了吧?可柏家那個時候,您不是也不贊同麼?”
這一點,倒是跟憲宗皇帝一個德行。
不愧是憲宗皇帝親自請回來的閣臣。
“你不知道,我們這幾個老家夥,就要致仕了,想在走之前,安排好皇上的繼任儲君。”商輅嘆了口氣:“有我們幾個壓著,下頭的人翻不了什麼浪花,但是如果我們走了萬一立的太子,讓朝臣們鬧起來,就怕皇上臉上無光。
畢竟儲君事關重大,皇上的心思其實已經昭然若揭,只是卡在了一些頑固派和投機取巧派那裡了。
多數人在見過皇長子之後,都很中意他做儲君,這第一個就是聰明,聽說現在就會背三百千了;其次就是身體健康,從小到大,就生過一場病,從那之後,連著涼都沒有過!
自從仁宗皇帝開始,大明的皇帝就跟被詛咒了一樣,還是說是因為永樂帝的篡位?
帝位來之不正的關系?
仁宗皇帝登基十個月就去世了,享年四十七歲。
少年登基的宣宗皇帝,在位也只是十一年,享年三十八歲。
等到英宗的時候,更是八歲就登基了,加上土木堡之變,和複闢之事的發生,代宗、英宗也沒能享到強壽。
基本上都是三四十歲就去了,最多過了半百。
這就讓人揪心了,當皇帝的都不長壽啊!
朝臣們可以六七十歲致士,乞骸骨歸鄉,皇帝呢?活過五十就算知天命了。
朝中動蕩不安,對天下也不是什麼好事兒,沒看連小小的倭寇都敢登岸了麼?如果有一個強勢的,長壽的皇帝,對大明來說,也是福氣啊!
想一想當年的永樂大帝吧!
商輅可算是找到了人一樣,對吳有為大吐苦水,並且申明,自己想去上海縣養老的意願。
“可以!”吳有為道:“到了那邊,正好我還有幾個人手留在那邊生根了,讓他們負責接待照顧您。”
他回來之前,早就將丫鬟們都嫁了出去,她們的男人也都是在水軍裡有點地位了,不是小旗就是總旗了。
有一些都是本地人,到時候就能好好的照顧這位退休致仕’了的閣老了。
“還有那誰也要一起的啊!”商輅提醒吳有為:“彭時!”
吳有為......!!”
結果他因為跟彭時沒關系,倒是沒去拜見,而且一個小縣令,怎麼能進得了彭閣老家的大門呢?
但是沒想到,第二天,彭閣老家給他下了帖子,請他吃飯
“請我... 吃飯?”吳有為掏了掏耳朵:“我沒聽錯吧?”
“您沒有聽錯。”來人是彭時彭閣老當年的伴讀書童,現在已經是他的老管家了,笑眯眯的很是慈祥的道:“老太爺說了,將來就去您的治下養老了,想見一見您,聽一聽上海的新鮮事兒。
聽別人說,總歸不如聽這位的嘛。
吳有為......!!”
最後,只好約了明晚去拜訪彭閣老。
這位管家走了之後,吳有為就在等萬通回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