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後平時並不怎麼樂意見外人,都是一些不熟悉的人,聽她們阿諛奉承不是太後的性格。
周太後本身有點執拗,憲宗皇帝在某些事情,上就有著周太後一樣的脾氣
所以平時並不怎麼見人,樂意見的都是一些老熟人,例如英國公世子夫人,例如魏國公世子夫人這樣的小輩說得來的,再有就是一些老一輩的勳貴夫人們。
“有皇後孃家嫂子,有孫家的夫人,以及萬侍郎的夫人。”老嬤嬤想了想,別的就沒說,這幾位還是見過幾次太後的呢,其餘的基本沒跟太後說過話。
見過那也是在大宴上,那個時候好幾百個夫人,誰認識誰去呀?
“她們來幹什麼?”就算是過節,也沒見她們主動來過清寧宮啊?
老太太們有老太太們的交際圈子,年輕的少見。
誥命婦人們有她們自己的小圈子,很少驚動宮裡的誰誰誰。
就好像當年萬喜的媳婦兒,再土,那也是糟糠之妻,所以盡管是個鄉下婆子,依然是正妻,誥命夫人們就得接受她。
“大概,是跟坤寧宮有關系吧?”老嬤嬤跟王皇後並沒什麼交情,她也不指著王皇後過日子,她現在是萬貴妃的人了。
別人照顧孩子萬貞兒不放心,就請老嬤嬤走一趟了。
“生個孩子,至於麼?”周太後對於王皇後其實有些不滿意了。
因為王皇後養胎的這半年多,一次都沒有來清寧宮,而萬貞兒即便是大腹便便,也經常來走動一二,就算臨産的時候,依然有老嬤嬤來回送信。
天冷了叮囑要太後加衣服;天熱了也不許太後多吃涼物以免胃腸不適....
周太後本來就心裡偏向萬貞兒,跟王皇後比起來,萬貞兒更像是她的兒媳婦。
其實這也不能怪王皇後,她畢竟是大家閨秀出身,管家理事是一把好手,可掄起伺候人來,她可就差遠了。
而萬貞兒乃是宮女出身,彎得下腰,低的下頭,自然比王皇後討喜。
說白了,她是當周太後是主子一樣的伺候。
王皇後則是當婆婆一樣的的看待,態度能一樣麼。
“這可是中宮的嫡出。”老嬤嬤不著痕跡的上眼藥:“大家緊張一些,證明這孩子越是尊貴。
“告訴她們,不見!”周太後也懶得折騰,幹脆不見就行了。
“是。”老嬤嬤出去吩咐了幾句,就聽到屋裡童言稚語逗得周太後哈哈笑,心裡十分佩服萬貴妃,真是會做人啊!
這麼想著的時候,外頭來人喜氣洋洋的道:“嬤嬤,快給太後道喜!”
老嬤嬤心中一動,難道王皇後生了個嫡子?那萬貴妃的長子可就尷尬了。
這嫡長之爭一直是皇室最頭疼的問題。
“可是坤寧宮那邊?”老嬤嬤卻臉現驚喜:“生了?”
“可不是麼!”來人是個長相討喜的小太監。
“那快進來!”老嬤嬤也沒問,只是帶人進了屋。
小太監行了大禮,周太後叫了起:“怎麼樣了呀?”
“恭喜太後,賀喜太後,皇後娘娘生了一位鳳女,母女均安。”小太監笑呵呵的喜氣洋洋:“皇上大賞後宮。”
周太後也聽了一愣:“哦,哀家知道了。”
小太監本以為能拿到賞錢,可是看周太後這意思,是不準備賞了?
周太後是愣住了,沒反應過來,別以為她久居深宮,就不知道外頭的事情了,這半年多,連選秀都耽擱了,為的什麼?
現在王皇後生了個公主!
那些人肯定會繼續...
老嬤嬤卻趕緊吩咐人:“快!重賞!”
宮女兒早有準備,立刻拿了賞人的荷包出來,周太後也反應了過來:“對,重賞,這孩子辛苦跑趟腿兒,拿去吧。”
“謝太後賞!”小太監麻利的磕了個頭,拿著荷包顛顛的走了。
三個小孩子都被大公主給看了起來,不許他們三個出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