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十五,吳有為自己給自己休了個假,坐在吳淞樓裡往外看,碼頭上依然熱火朝天,來往的船隻那叫一個多呀!
看著眼前繁華的景象,吳有為很滿意,畢竟倭寇泛濫的時候,應該是百年之後,那個時候乃是嘉靖年間,最是泛濫,沿海百姓民不聊生。
現在可是好多了。
吳有為以手指敲著桌子,他打算將沿海的海岸線都築起水泥臺,這樣的話,那些地方就不足以讓人登陸了,想要登陸就得找海港。
為什麼把民用港口建在這裡?因為這裡有吳淞營守著。
而另一個適合的港口白龍港,則幹脆就是軍港,那裡更是有水軍的大部隊駐紮了。
這樣就能保證上海縣附近兩個適合登陸的港口的安全,再有,野灘登陸對於現在的人來說還是很麻煩的,畢竟野灘有的地方是爛泥塘、流砂石等等,不安全。
且海船一般不能靠近,只能隔著老遠就得讓倭寇和海盜自己下船入水游到岸上去。
下水十個人,到岸上能有幾個就沒辦法保證了
吳有為不是出生在海邊的,所以對大海的瞭解並不多,這二年也是跟著人看得多了,才知道一些。
如果將海岸線都築起水泥牆,一呢,可以防止任何人隨便登陸;二,也可以防止走私。
是的,這個時候已經有了走私,只是上海縣原來太破了,走私的資格是沒有的,更不夠看。
現在上海縣發達了,這走私是早晚的事情,但是吳有為這裡免稅著呢,走私也就沒了生存的土壤,但是日後總歸是要收稅的,有了稅收,才有可持續發展的必要。
而某些商人,哪怕是稅收的再少,他們也捨不得。
更何況大明的賦稅並不低,走私簡直太有可能了
吳有為正在想這些事情,就有個人氣喘籲籲的爬上樓來:“老爺!老爺!”
“怎麼了?”吳有為回頭看向來人。
“萬大人他們有訊息了!”來人的話剛說完,吳有為“騰”的一下子就站了起來。
一溜煙兒的往樓下跑,差點兒摔下去。
載他的小馬車一路風馳電掣,幸好現在,上海縣的官道都是水泥大道,都是四車道的那種。
而且吳有為走的是專門的官道。
四車道分為官道、兵道、民道和商道。
現在都是免費的,但是等開始收稅了,商道那裡就是專門留給商業往來的運輸貨物的,可以適當的收取養路費。
不過吳有為這些打算現在還不去想,他就在大堂那裡見到了張紳,以及十幾個曬得黝黑的漢子。
“這就是來報信的斥候。”張紳也高興得滿臉通紅:“來來來,咱家還沒讓他們說話呢,一直在等你。”
吳有為感激的一拱手:“多謝了!”
按理來說,水軍的事情,根本和吳有為沒多大關系,可是張紳過年的那段日子一直在這裡陪著吳有為,就怕他一個想不開。
此次接到訊息也沒自己單獨聽,而是讓他們什麼都不用說,帶著人就來了上海縣衙。
沒想到跟吳有為走兩岔去了,吳有為去了吳淞口碼頭的吳淞樓,又去做他的望夫石了。
還沒去吳淞營找張紳吃飯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