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蠻夷,所以不懂君臣之道,更不服管教,有不少朝廷派去的官員,被當地的土著給宰了,因公殉職,朝廷給點撫恤,連報仇都少見。
大明的地方太大了,附屬的各部族和屬國也不少,沒那個時間計較。
何況,那些官員被派去偏遠之地,就想著怎麼摟錢,好賄賂上官,能調離此地,誰在當地做出政績啊?
他們在乎的是自己的仕途,而不是當地的民生。
張升不怕吳有為不顧及民生,他怕的是萬一派個找死的地方,吳有為這條小命就沒了。
“要想出政績,就得有所作為。”吳有為想了想:“從基層往上爬也挺好,我也想任一一方父母官,造福一方百姓。”
過一下當官的癮唄。
再說,他也向外放一下,躲開成華七年的漩渦。
楊一清他們都在為吳有為奔走,可吳有為本人倒是很樂意外放,這就讓知道訊息的憲宗皇帝很感興趣了。
他在百忙之中,召見了吳有為。
沒有人知道吳有為跟憲宗皇帝說了什麼,因為是單獨召見奏對,門口是懷恩太監親自守著的,萬安他們生怕夜長夢多,連忙將選派之地都規劃好了。
要麼是偏遠苦寒之地,要麼就是犄角旮旯裡不容易出政績的地方
不過為了怕被人指責自己公報私仇,還特意選了個南方的縣城,誰都知道,江南是魚米之鄉,膏腴之地,但那指的是蘇杭等地,而他們給吳有為安排的地方,就是最南邊的,松江府那邊的一個縣城。
據說那縣城破爛不堪,說是縣城,其實就是個大村子,連個像樣的城牆都沒有。
“這個肯定合適他!”柏珍陰笑著道:“聽金山衛那邊的人說,那地方偶爾還有倭寇上岸,前三任都是死在倭寇刀.....
“這個地方,好!”挑的太合心意了。
萬安指著另外兩個地方:“另兩..... 也添上去。
另外兩個地方,一個在大同府,一個在四川。
大同那邊經常有火篩、也先、韃靼等部落來回,大戰沒有,小股戰頻繁爆發。
四川那個地方是天府之國,但是天府之國也有短板,臨近青海那塊康巴地區,就是個事故高發地。
這三個地方,哪個都不是好待的。
萬通在下午聽說吳有為竟然還是被派官了,火急火燎的進宮求見,可皇上在跟幾位閣老六部尚書議政,參加的還有吳侍讀的頂頭上司尹直尹大人,這位大人如今可是十分不高興。
甚至萬安他們也在場,已經被尹直給訓的抬不起頭來了。
但是萬通知道,自己來晚了一步。
正急著的時候,一個小太監出來了,見到萬通一笑:“萬大人。
“公公,裡面.....?”萬通認得這個小太監,別看人小,但是他是懷恩太監的徒弟,在皇,上身邊伺候的,總比別處的高一等。
“您放心,吳侍讀沒事的。“小太監就說了這麼一句話,就忙不疊的招呼人去換熱茶。
萬通還是心裡沒底,他都厚著臉皮求到了皇上這裡,怎麼還被派官了啊?
一派官,最少一任,也就是三年,三年過後,要麼往上升一級,要麼... 就得原地再任三年。
升一級也不能立刻回京,早的三五年,晚的十幾年,看看羅倫就知道了,這都七八年了,在南邊幹出了那麼大的業績,不也沒回來麼。
雖然早就應該調回來了,但是羅倫那邊主持三季稻頗有成效,就算回來... 起碼也得是個堂官。
堂官就是對京中各部長官如尚書、侍郎等的通稱,因在各衙署大堂上辦公而得名。
但是那要他們分開多少年,他捨不得,更不可能同意分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