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已經有許多人吃慣了辣椒、番茄的味道,再回去吃茱萸等辛味,卻覺得不如辣椒那麼好吃。
而且這些東西在吳有為和尚銘的有意宣傳下,一年四季都能吃到,尤其是辣椒,青色的時候炒著吃,紅了之後也能炒著吃,幹了之後還能吃!
就是辣椒的種子不好得,不少人家都盯著辣椒種子呢!
可惜,辣椒皮兒都得不到,何況是種子了,倒是邊境上的反應不錯,邊軍吃辣椒可以禦寒,而且辣椒不像烈酒,喝多了容易醉酒誤事,辣椒吃多了只會更熱,而不會讓人暈頭轉向。
所以邊軍今年已經上書要求提供辣椒種子了。
尚銘也說了,這辣椒再一年,就得交出去了。
其實交出去也好,讓邊軍種糧食之餘,也種一一些辣椒,賣給關外人,賺他們的牛羊回來!
沒關系,沒了辣椒,他還有土豆,沒了土豆,還有番茄,沒了番茄,他還有別的農作物。
大明的胸懷,不該被海禁而影響的窄小,它是寬闊的。
等到聚會那一日,果然是天氣晴朗,雲淡風輕,杏花搖曳,暗香撲鼻。
因為是新科進士們的聚會,也有些人不請自來,吳有為也沒攔著,煩著他們也沒有什麼見不得人的地方,只是,萬通堅持錦衣衛隨行,而且萬通自己也跟在吳有為身邊。這,你只要不覺得別扭就行。”吳有為道:“我不是說,你的工作,而是我們這些人聚到一起你也知道,幾乎談論的都是一些詩詞歌賦之類的東西,偶爾有一些民生方面的發言,你可別聽到不好聽的發火呀!”
“不會。”萬通搖頭:“錦衣衛也是人,也是要吃五穀雜糧以果腹的,不關注民生不代表我們不知道民生的重要性。
而且錦衣衛的確名聲不太好,最近好了幾年,也無法抹除大家對錦衣衛根深蒂固的認識。
“我就怕他們知道你跟我私交甚篤,有損你的名聲。“萬通自己當然是不怕的,可他怕影響吳有為。
“這有什麼?”吳有為卻笑道:“我不止跟你私交甚篤,還是鄰居;再說了,我結交錦衣衛怎麼了?我還跟尚銘尚公公關系匪淺呢!”
誰不知道?
吳有為在京郊跟皇莊做鄰居,跟尚銘公公比鄰而居;又有誰不知道,吳有為跟錦衣衛鎮撫使萬通在京中的宅子都特麼的是相通的呢?
那三十五位舉子怎麼中的進士?皆因萬通找來的老吏,佈置了模擬考場,讓他們提前體會了考場的各種艱辛,才讓他們能在考試的時候,屏息靜氣,考了個好成績出來。早就知道吳有為跟萬通的關繫好的不行,說是親如兄弟亦不為過。萬通“受傷”那會兒,吳有為真的有一種提刀沖到柏府裡,宰了柏珍的架勢。
人到的不少,能來的全來了,不請自來的也不少,不過以為內他們都是進士了,那些人還都是舉人、秀才,所以並不敢放肆。
恰在這時,孟和玉竟然帶著人來了,他帶的是吳瓊,以及他的大兒子孟凡章,字子謙。
“沒來晚吧?”孟和玉還是老樣子,雖然是進士身份了,可依然擺脫不了那股子書生氣,他在書院教學多年,人也跟著越發的溫潤如玉了。
“沒有,沒有!”吳有為笑道:“你怎麼來了?”
“特意趕過來的,別人可以不來,我不能不到。”孟和玉笑道:“通州離此不遠,我就跟著妹子回來了。
孟家是感激吳有為的,尤其是吳孟氏回來帶了不少禮物,孟家家底不行,孟和玉中了進士,說實話,有些東西都拿不出手,還是吳有為給備的厚禮夠多,這才沒在人前露了怯。
加上吳有為也說了,有事情他可以為孟家做主,吳有為跟錦衣衛的關系,跟隔壁尚銘尚公公的關系,孟和玉不是不知道,但是孟家的孟老爺子卻覺得,那些大內上用的東西,並非尚銘尚公公能拿到的,尤其是禦賜的筆墨紙硯,那都是有徽記的玩意兒。
所以他篤定,吳有為還是有貴人看重,所以要孟家都善待守寡的女兒,更讓大兒子跟吳有為交好,甚至連孫兒都被帶出來了。
孟凡章看吳有為的眼神裡帶著好奇,這個被祖父很看重的親家小老爺,還真年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