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銘公公又愛上了番茄,土豆絲也受到了小竹子的喜歡,小小竟然很喜歡啃玉米。
“是甜的!”小小這家夥還拎了好幾個玉米:“給蓮兒和二老也嘗嘗。”
因為是第一次吃,吳有為怕家裡人不樂意,更怕他們不敢入口,於是只讓方大廚做自己的這一份,他們想吃就自己做,不想吃就單獨做正常的飯食。
結果方大廚是怕別人不敢吃,於是做了正常的飯食給別人,自己卻跟老爺吃一樣的... 他也想嘗一嘗,新的食材是個什麼味兒?
於是小小還給自己未來的媳婦兒和祖父祖母都留了一份。
“這就是海外的糧食味道啊!”尚銘公公這個高興:“比咱家在宮裡吃過的那些海外珍饈也不差什麼了。”
而這樣的東西,就是以後他們要推廣的海外農作物。
高産,美味,種植方便,這簡直就是為大明量身定做的糧食!
“好吃吧?”吳有為搖頭晃腦:“還有更好吃的呢,以後慢慢弄一些菜譜出來,這東西做法可多了。
他都能想到,等以後油炸薯條、拔絲地瓜什麼的,風靡全大明,到時候這些農産品誰敢說是鄉下賤物?
如果達官顯貴們都吃的東西,誰敢攔著說是海外賤物上不得臺面?
古代沒有廣告,也不可能讓官家的抵報給平民百姓們看,但是如果有著高産易存活的農作物;老爺夫人們都愛吃的玩意兒,誰不想種?
強行推廣會出事,那就慢慢滲透好啦!
而且他們主動種植和被動種植,那完全是兩回事好麼。
於是在連續三四天的陰天、下雨的氣氛裡,倆人弄了好幾個菜譜出來!
有人跟他一起參與工作,可比一個人單獨回憶要強多了,吳有為甚至最後排了個序列出來,名字就叫《海外珍饈做法大全》!
雖然名字長了一些,可是他還沒夠,這《大全》後頭還分了冊子,第一個冊子就在《大全》後頭加了幾個字《之玉米》、《之番薯》、《之番茄》、《之士豆》
.....
然後在署名上,吳有為大大方方的寫了:吳傭吳有為尚銘尚公公。
尚銘看到之後就驚呆了!
也一個太監,想過自己當上大太監,廠督,督主,想過自己執掌司禮監,當上秉筆太監;想過自己督軍百... 好吧,這個是臆想。
但是他從來沒想過,自己的名字會出現在一本書上!
還是署名!
不是傳記之類的野史,更不是臭名昭著的佞幸傳之類的玩意兒。
而是一本正兒八經的系列叢書,雖然是一些海外方物的吃食做法而已。
可是這在太監裡絕對是獨一份!
更何況這些農作物早晚都是要推廣全國的,到時候他們不知道怎麼吃,當然要看書了。
看書就會看到作者,署名裡頭有他尚銘!
但是隨後尚銘就緊張了:“不行啊,咱家怎麼能... 怎麼能上署名?”
“怎麼不能?”吳有為卻道:“將來公公也會跟鄭和大人一樣,名流千古的,前提是您一直保持這樣,不要跟那些不好的公公們學。”
吳有為就是故意的!
太監沒了根兒,就不好色了,當然,也有心理扭曲的,更好色了的...
沒了後代就沒了指望這不是對的,他們可以收養無數的跟自己有血緣關系的孩子。
不過,很少有太監不貪財的,他們覺得錢是他們最後可以傍身的東西。
但是比起後代、錢財、美人等等,最重要的也是他們最難得到的,便是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