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因為缺錢嗎?”吳有為問他:“是嗎?”
“我也不知道。”萬通依然搖頭:“人的貪婪是無限的,有了屋子想田地,有了田地想媳婦,有了媳婦想鋪子,有了鋪子想存錢,有了存錢想高。樓....
“可是廣廈千間,也只是夜眠七尺而已。”吳有為明白了:“那團營現在誰在管?”
“劉永誠劉公公。“萬通說了劉永誠的身份和經歷。
吳有為聽後卻想到了一件事情:劉永誠在成化時候年紀多大了歷史上沒有記載,但從永樂時候就出徵打仗,大概想象下也知道了,如果劉永誠不是太監,而是個武將,戰功積那麼久,連封王也夠了。
絕對是個猛將啊!
嘖嘖嘖!
這也是個牛人啊!
他記得,成化是個禦馬監勢力幾乎能與司禮監相提並論的時期,方教授在講明代的禦馬監時候居然忽略了成化,連對成化研究比較深的方誌遠都對這一塊沒有注意,看來憲宗朝真的幾乎是史學研究盲點了。
也或許是因為當時的文人對它太過謹慎,或者是不想再出一個三寶太監?
連歷史上記載都很少。
不過吳有為記得這位劉永誠,是因為他留下了龐大的遺産!
有人說,在劉永誠生前,曾經以軍功謀求過封伯爵,被內閣首輔彭時弓|用成憲阻止。
有人不以為然:“宋童貫尚封王,伯何足惜?”
彭時反譏道:“童貫封王在徽宗末年,此何等時邪?”
終究還是沒能成功。
憲宗皇帝給劉聚封伯,其實很大程度上也是封給劉永誠的。
歷史上記載,成化八年,劉永誠死後,劉聚奏請為叔父封諡並建祠堂賜額。事下禮部,認為沒有封諡內臣的先例,不敢擅擬。
憲宗皇帝於是下旨賜劉永誠祠堂匾額“褒功”,並命內閣商議擬封諡,再次遭到大學士彭時等人的強烈反對而作罷。
作為禦馬監太監,劉永誠名下管理大量莊田,後來劉永誠死後將這些莊田交還,被憲宗給裝入了自己腰包,也就是後來龐大的“皇莊”由來。
其後宦官威望沒有超過劉永誠的了,因為劉永誠的例子在先,後來汪直戰功再得憲宗歡心,也只得到加俸祿,而無人敢提封爵,懷恩的聲望再好,也只得到賜額,而沒有諡號,再後世張永等人也都只敢照著前朝劉永誠、鄭和的舊例乞求皇帝恩典。
明朝宦官中司禮監太監蕭敬歷侍過五朝皇帝,被現在不少書稱道。
蕭敬也是幾經沉浮,劉永誠卻是歷經七朝不倒,榮耀而終。
宦官家族得到地位如劉永誠的,整個明朝都難有匹敵,只是因為劉永誠既不像懷恩那樣成為被文官褒揚的典型,也沒有什麼惡行可以張揚,這種傳奇人物竟被明史給一筆帶過了,也不知道是不是當時得罪了太多的文臣,讓他們在他死後都不肯為他張目正名...
..... 劉公公已經很好’了,十二萬到了十萬人。”萬通道:“也唯有他能壓制住那些監軍太監。”
“怎麼說?”萬通的話,讓吳有為很是感興趣。
萬通說了,吳有為才知道一些內幕:
十二團營首批內官監軍是由憲宗親自題注的,名單確定遠在武臣之前,可見憲宗在京師保衛上對內官的信任。
這些人分別是:
太監周.... 奮武營、右少監王亨... 耀武營、
太監唐慎... 練武營、右少監林貴.... 顯武營、
太監張溫... 敢武營、右少監趙.... 果武營、
奉禦鄭達.... 效勇營、右少監來童..... 鼓勇營、
右副使高廉.... 立威營、奉禦王。璇... 伸威營、
右副使張磷.. 揚威營、奉禦張紳..... 振威營,
而這些人都歸總提督禦馬監太監劉永誠管。
這些內官與分管各營的侯、伯、都督平起平坐,甚至座次高過文臣和武將,但可以看到其中有三個營的宦官監軍不過是奉禦奉禦是最末等的高階宦官),那就應該是禦馬監高管被傾巢派出了,這也大概就是禦馬監留在京城的高管陣營了。
也就是劉永誠的班底,這些人有的都是經歷過戰陣的內監,並非那些什麼都不懂的毛頭小太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