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一盒送人太小氣了,你帶走十盒吧,送走四盒,剩下的自己吃。”憲宗皇帝就喜歡萬通這種“自家人”的感覺。
“謝皇爺!”萬通行了一禮:“皇爺,長姐好像困了,不如臣陪您去前頭看看?今日各地秋收的摺子也該到了吧?”
“皇爺,快去吧,臣妾也困了。”萬貞兒並不知道,以她弟弟的身份,是不可能提醒皇爺這種事情的,摺子之類的,只能是那些秉筆太監們的活兒,他提,只是想將皇爺帶走,他們還有事情要說。
可是萬通也知道,皇爺最重視長姐,在長姐這裡賴著他就不想走,每次都要三催四請才能離開回去辦正事。
憲宗皇帝是真不想走,他覺得現在在這裡他最幸福了,有心愛的女人,以及心愛的女人給他孕育的孩子.... 雖然那孩子現在還只是個胚胎。
好不容易,將人從昭德宮拉了出來,去了前頭的乾清宮。
坐在禦書房裡,憲宗皇帝褪去了迷戀,顯得沉穩了許多,年輕的臉龐上也有了身為皇帝的一些威嚴,他正在試著當一個合格的大明皇帝。
“調查的怎麼樣了?”
“臣已經盡力,只是教導他的人還是很神秘,一點線索都沒有,不過已經打聽到了那東西的名字,叫千轉百花露......”萬通將吳有為胡謅的話加工了了一番,告訴了憲宗皇帝,最後總結道:“臣想,他還不知道這東西的妙用,只是當救命藥存著,還給了微臣兩份,可見雖然珍貴但是他有不少,不過他的師父終歸是個迷,臣想著,由臣跟他繼續打交道,皇爺只管從他那裡拿東西,以及他的一些配方,他都不吝嗇交出來,可見心裡是有國計程車子,只等他會試進士及第後,自然,就成了天子 i門生,那個時候您再重用他
別人也不能說什麼了。
大明的官員,出身很重要。
不是翰林基本上絕了進內閣的可能。
且官員之間,也派系林立,皇帝不是不知道,但是帝王之術講究的就是這種平衡之道。
要是底下的文臣武將都和和氣氣,所有人都抱成團,皇帝該睡不著覺了。
他怕被架空,更怕底下人造反,他說話不好使了...
“依你看,那師父為何... 名聲不顯?又為何不願意出仕呢?我大明難道還能虧待了他?”憲宗皇帝注意的是這一點,如果所有人都去當了隱士高人,大明還能有官員治理天下嗎?
“微臣又給猜測。“萬通苦笑了一下:“不是對方不願意出仕,而是不能。
“不能?”這一點,憲宗皇帝肯定沒有想到。
“微臣看過他寫的那些小話本。”萬通小心翼翼的看了看四周:“您也看過吧?”
憲宗皇帝不自在的挪了一下身體,小聲的點了點頭:“嗯。”
身邊的太監總管和伺候的小太監就跟擺設一樣,紋絲不動。
“微臣發現,裡頭都是一些江湖中事,各個門派,教主的不勝列舉,胡編亂造肯定有,但是少林、武當那種也是現實中存在的,所以,微臣揣測,他那師父是個武林中人。”萬通的思緒十分清晰:“您看,他一個舉人,又生活在那種環境之中,哪個文人雅士能神不知鬼不覺的教導他?唯有來無影去無蹤的武林中人,功夫高超,又喜歡小孩子,臣打聽過了,吳府的老人們都說他小時候特別可愛,金童一樣的孩子,被那位如夫人照顧教養的很不錯。”
這些事情,萬通都是提前做過研究的,又加上吳有為說話辦事,雖然照著古代的人來,可終究有那麼一點現代人的影子,說白了就是有些不將規矩放在眼裡,分家,分宗這在古代人看來是多麼重要的大事啊?在吳有為這裡卻雲淡風輕了。
再有,就是吳有為的行為上,沒有文人雅士的那種潔癖,他愛惜羽毛不假,可同樣的,他對於下人和自己的佃戶們都很好,還給蓋房子,蓋房子還蓋了那麼多,為此還買下了一個磚瓦窯,專門燒磚制瓦。
更有力的證據就是當時他救了他!
“一般人遇到這種情況,不說驚慌失措,起碼也會想著報官,而不是將臣拖進屋裡,救治一番。”萬通道:“當時臣的確身受重傷,昏迷不醒,他卻不怕,臣如果是個歹人,他就不擔心自己的安全麼?而且他還在吳家村那裡蓋了吳家藥房,請了兩位大夫,其中一位便擅長外科。
倆大夫,一個擅長外科,一個擅長千金小兒科。
吳家村那麼個小地方,都不到二十戶人口,怎麼看,怎麼都不像是能用上這倆大夫的村子,最多能用個千金小兒科的那位。
可吳有為偏偏一買就倆,還給人放了良籍,現在這兩家人雖然合併成了一家人,但是對吳有為絕對忠心耿耿!
據徐娘猜測,現在讓他們去為了老爺死都行!
“還有那些什麼武功招式,編的有,可也有真實存在的,更有各種名刃,所以微臣猜測,他可能是從他師父那裡聽說過,當師父的跟小徒弟炫耀一下武林,講一一些江湖中事,小徒弟記住了個七七八八,加上自己有點文采,這才能寫出那麼多小話本。”萬通腦洞大開:“而且臣的下屬陰差陽錯的進了莫靈山莊當繡娘.....”
他又說了徐娘的事情,最後總結道:“繡娘是個老探子了,竟然沒能發現任何蛛絲馬跡,可見對方功力肯定高她很多,又有訊息說,他那臨時的祠堂裡,有一個空白的靈位,指不定是什麼人的,他沒刻名字在上頭,或者是不方便,或者是對方有仇家,您也知道,武林中人都是快意恩仇的....
憲宗皇帝覺得萬通分析得很對:“即空大師那裡的小話本朕也看過了,寫的的確... 文筆斐然,引人入勝,即空大師也問過他了,大師猜測,恐怕那師父,還不止一個人。萬通驚訝的撥出聲:“不止一個人?”
這一點,萬通的確沒想過,誰的師父不是一個呢?難道還有很多個?
“朕看了他新寫的小話本,裡頭有個江南七怪,還有什麼叫花雞、九花玉露丸,這些東西,叫花雞是江南蘇州府常熟縣的本地名菜,當年太祖吃過,封為“富貴雞’,如今都這麼叫,唯有常熟縣本地人,才會稱它叫花雞“。“憲宗皇帝道:“他給你的那種神藥,估計就是類似九花玉露丸的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