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府的二房和三房。
“國丈的庶弟,以及已經去了的另一位庶弟的兒子。
“哦!”
一傳十,十傳百,很快就都知道了。
不過吳有為太迂腐,孩子又太小,這叔侄倆在一起就聊開了書本,小吳瓊已經學過三百千了。
“好厲害!”吳有為十分開心的鼓勵了一下小侄子,同時也明白了,二嫂大概是想讓小侄子在人前露露臉,最好是能在來賓之中,賺個好名聲,好拜個好老師。
還拜什麼老師啊?
吳有為決定回去就介紹張升給二嫂認識,讓小吳瓊拜張升做老師,張升未來可是狀元閣老。
名頭大大的有,對小侄子的未來,大大的好!
他們倆一直待在一起,哪怕中午吃飯的時候,吳有為都帶著孩子坐在一起吃的飯菜。
他們都是吳家人,當然是坐在至親那一席面上。
這讓吳俊和吳瑛側目了許久,這倆人還真敢坐
可是他們又不能不讓坐,這倆的確是至親骨肉。
古代結婚的時候,迎親是在黃昏時分,前邊五禮後,重頭戲是親迎。
尋常百姓一般是新郎帶著迎親隊伍,去岳父家中接新娘。
但是這種事情到了皇帝的身上,就變了。
由於地位至尊,於是改成派一個有兒有女的大臣,做代表去迎親。
同時,皇宮中早已張燈結彩,各主要宮殿都備足了鞭炮、紅色燙金雙喜字兒大蠟燭。
就連禦路上都鋪了紅氈子。
在黃昏還沒到的時候,儀仗隊、鼓樂隊在迎親隊伍前,迎親使者居中,後面跟著迎親官員、太監、侍衛,出午門,會同皇後儀仗,抬上大批的禮品,直奔吳府而來。
同時,吳府的喜宴已經完畢,吳俊率全家老少,在大門口跪接迎親隊伍。
吳有為跪在那裡,覺得膝蓋疼。
迎親使者高聲宣詔:吳氏攸德,溫婉淑德、嫻雅端莊,著冊爾為後,六宮表率,為天下之母儀。內馭後宮諸嬪,以興宗室;外輔朕躬,以明法度、以近賢臣..... 使四海同遵王化,萬方共仰皇朝。欽此。
吳倩兒著皇後禮服,戴鳳冠霞帔,跪受金冊、金寶,吉時到後,一行人吹吹打打回到紫禁城,皇後被送到坤寧宮去拜天地,行大禮。
皇帝的大婚才算正式完成。
同時,去吳家恭賀的人才散去。
吳家的人都累壞了,嫁娶本就是個繁瑣累人的活計,何況是嫁皇後入宮了。
不過這累的他們是心甘情願,吳有為卻趁機趕緊走人。
沒人注意到還罷了,有人注意到他該有苦頭吃了。
因為他來的時候,兩袖清風,什麼賀禮都沒帶!
他是憋著一口氣,心裡不平衡,非要搞點事情。
以前就說過了,那對老金手鐲就是他給吳倩兒的添妝,所以他現在就什麼賀禮都沒送!
吳倩兒這個皇後成親還不如她哥哥吳瑛成婚的時候,吳有為送的東西多呢!
可那又如何?
反正沒人注意!
再說了,吳倩兒這皇後,也就一個月的保鮮期,過了一個月,就得去冷宮過日子了。
倆人關系本來就不好,他何苦做賠本賣面?
何況她進了宮就回門能回來一次,以後就在宮裡頭悶著了,吳有為也不怕她找他算賬。
吳倩兒的鳳輦前腳走,吳有為後腳就帶著人離開了吳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