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節麼,一家人在一起過,吳有為也見到了二房的嫂子和小侄子小侄女,小侄女兒胖乎乎的正是好玩的時候,可惜,他也只是眼饞了一下。
自家給二房的節禮早就送過去了,二房的也回了節禮,都是很普通的東西,只不過他給小侄子和小侄女各五十兩的銀子,當過節錢。
二房這個沒有回,因為他沒孩子!
只不過二嫂子這人要臉面,送了他一副端硯,他記得原主的記憶裡,這是二哥在外淘到的端硯。
據說是南宋時期的古硯臺。
可能還要感謝他分家的時候,幹什麼都帶二房一份吧。
因為是過節,家裡人都在一起,順帶祭祖一下,其實就是小祭一番,然後坐在一起吃點東西,談談天,聊聊地。
吳老夫人趁機宣佈了一件事情:“我們家的倩兒爭氣,名聲好,模樣好,已經有禮部發了名帖,月中便要入宮選秀了。”
吳有為和二房的吳孟氏齊齊一愣。
選秀?
吳家..... 的吳倩兒?
“這是喜事,也是好事,所以你們看有什麼表示沒有?”吳老夫人繼續道:“我看今日的節禮裡,有一對羊脂白玉蘭花銀簪,很不錯,給倩兒戴了。”
吳有為一撇嘴,那是他的節禮,裡頭唯一值錢的東西,送給吳老夫人的麼。
她這是點著他要他送好東西給吳倩兒麼。
吳俊的夫人吳孫氏也假惺惺的道:“我孃家兄長,也送來了一千兩的銀子,一副金頭面。”
“既然如此,那我送大侄女兒一套珍珠頭面好了,就當我跟二叔給大侄女兒的添妝了。”吳孟氏說話也夠毒的了。
還提了吳傍,那是個死人好麼!
可這話你要是挑理還挑不出來,人家是個寡婦,而且分家出去了,要人家出東西,人家提一提亡夫,有錯麼?
且這亡夫也的確是吳倩兒的叔父。
不過吳孟氏這話說的有意思,“添妝“這個東西,一般都是女兒出嫁的時候給,吳家現在要東西,她就說“添妝”,往常這麼說,可不是什麼好話,可這個時候,卻是很好的寓意。
一般能用,上“添妝”二字的,那都是正室。
皇帝的正室,那可是皇後,母儀天下啊!
吳老夫人、吳夫人和吳倩兒都十分受用。
吳有為想了想:“那我也給大侄女兒添妝一對手鐲。”
吳老夫人滿意地點了點頭,吳夫人得意了一下,吳倩兒也心情不錯,還朝吳有為笑了笑。
吳有為心說我只是說一對手鐲,可沒說是什麼手鐲。
回頭就決定讓人去打造一對實心沉實的.... 寬邊金手鐲,一定要沉!
這樣的手鐲,雖然值錢,但是很... 土!
這樣的手鐲一般都是戴在地主家的老太太的手上的,或者地主婆的手上。
看吳倩兒怎麼戴!
吳俊對此並沒有什麼異議,分家他們也分到了好東西,如今拿出來給女兒用,應該的,尤其是吳傭。
老頭子去之前,就給他辦了私産,還置辦的挺大,且直接放在他的名下。
他雖然沒有去過,卻聽說過,百畝良田,一座山莊,一個村子,以及據說留給他的極品羊脂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