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這新家的院子,他已經不帶期盼了。
不過吳二看出老爺失望了,趕緊解釋道:“這是外圍牆。
“外圍牆?”吳有為一愣。
“是,外圍牆,裡頭有十畝菜地,兩圈杏樹和沙果樹,圍著的院子,才是給您住的地方。”吳二道:“皆因這裡只有您一家,有個圍牆也是為了防止一一些不必要的麻煩。
吳有為這才鬆了口氣:“嚇了我一跳,我以為這裡就這樣呢!”
他知道,古代嘛,各種不安全,這是在京郊可要好一些,如果是在外地,這麼一個四鄰不靠的地方,可不是一一些山匪路霸、綠林豪強頻頻光顧的地方麼!
就算治安情況好,也不能阻攔野獸啊!
有這麼一個高牆圍著,哪怕是土牆,起碼安全一些。
進了外大門,嗯,從此這裡就叫外大門了。
是一條青石板鋪成的路,一直延伸到大門。
土牆圍著的是一個有著一扇大門以及一個小側 i門的四方形大院子,院子東邊是一排杏樹,過了這排杏樹是一 一條青石板路,迂迴連著小側門,青石板路過了便是一片菜地,如今已經種滿了各種蔬菜,都是長到半大的樣子。
大門東邊是一片倒座房,倒座房再往東就是圍牆,吳二告訴吳有為,那裡是花園子。
不大,很小巧玲瓏。
花園子西邊有一扇角門,正通向東邊,東邊用柵欄圍起了一個很大的地方,裡頭挨著牆的地方依然種了一排杏樹,但是裡頭也摻了幾棵沙果樹,柵欄最靠近東邊土牆的位置是一排小走廊,木架子搭建而成,上頭爬滿了葡萄藤,柵欄北邊直接就是土牆,但是挨著土牆建起來的是馬棚、牛圈、雞籠、鴨舍等家禽家畜的地方。
而挨著院子圍牆避風的地方,還有一個石磨,是脫殼、碾米用的東西。
一看就農家氣息十足,吳有為感到很親切。
他們的車子剛到門口,就聽到了狗叫聲。
原來大門口內裡正對著大門就有兩個狗屋,裡頭兩只小狗聽見外面有動靜了,立刻汪汪叫的歡實。
因為吳有為乃是舉人,倒是可以住的大一些,門前也能有兩個臺階,用的乃是金柱大門。
明朝自洪武二十六年公元 1393 年)定製:六至九品官廳堂三間七架,正門一間三架;庶民正廳不得超過三間五架。洪武三十年重申:房屋可以多至一、二十所,但間、架不容增加。
正統十二年公元 1447 年)稍作變通,架數可以加多,但間數仍不能改變。
明朝住宅的等級制度主要是限制間數和架數,至於建築層數,則可因地制宜。
光是門面就有許多講究。
如果是白身的話,是連門都得用白木板門的,或者黑色的大門,再沒有其他顏色。
金柱大門是古代建築中的一種屋宇式宅門,在等級上低於廣亮大門,高於蠻子門、如意門,為官宦人家採用。
在規模上,金柱大 i 門顯然比廣亮大門要小,門也窄,有的只有半開間。其他方面如大門的構造、屋頂、雕飾等,均與廣亮大門同。
金柱大門的木構架一般採取五檁前出廊式,個別採取七檁前後廊式,平面列三排或四排柱子,即前簷柱、前簷金柱後簷金柱)、後簷柱。金柱之上承三架樑或五架樑,簷柱、金柱間施穿插枋或抱頭梁。
同廣亮大門一樣,金柱大 i門外簷簷枋之下也施雀替作為裝飾。
光看這大門,就覺得這宅子肯定小不了!
吳有為上了兩層臺階,第一個推開了大門,有點沉,但是他一鼓作氣推開了門,看到了狗屋,也看到了小狗。
吳有為還沒怎麼樣,小小上前使勁兒摸了摸兩只小狗,這兩只小狗一看就是剛抱過來的,還不曾記得主人是誰,倒是跟誰都不陌生,沒咬小小。
大門正對著的是一面照壁,上面一個用紅磚砌出來一個“福”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