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地方跟雅苑差不多,是個文人薈萃的場所,裡頭就連店小二也是認識字的,當然,可能僅僅認識字,寫詩作對可能差點兒。
吳有為去的時候,吳俊做了最後的努力,讓他帶著吳瑛。
吳瑛其實不想跟著小叔出門了,因為跟他出門,他是晚輩的劣勢一覽無遺,見誰都得叫“叔”、“伯”。
可是父親親自說了,讓他好好跟著小叔出去會一會各家才子,他只好硬著頭皮跟著走了。
到了地方,卻是很多人在一起,三分之一翰林院的人都來了。
原來今日乃是這品緣茶社半年一 一度的品茶賽詩會。
吳有為回憶了一下,好像原主沒參加過這種聚會,怎麼劉大夏給他發了請帖呢?
進了門,茶社裡已經不少人了,除卻新晉翰林,還有不少舉人,最差的也得是個秀才。
這裡沒有功名的可能就剩下才不大的孩子,被家裡人領著過來看眼界,吳瑛在這裡,也挺鶴立雞群。
因為別人都穿著符合身份的衣衫,只有他,在穿著打扮上,還是能看出來,是個白身。
卻穿著富貴,很多人都在用“紈絝”、“勳貴”的眼神看他。
吳瑛內心很暴躁。
吳有為偏偏遇到誰都介紹一番他,然後他就自動矮了一輩。
有的時候,吳有為叫“叔叔”的人,明顯,他就又矮了一輩,得叫人“爺爺”了!
偏偏那些人看他的眼神還帶著點嫌棄,啥意思?看不起人?
後來才發現,跟他一樣白身的竟然是幾個不大的小孩子,其他的人都有功名在身。
一開始,吳瑛沒想那麼多,吳有為也沒提醒他,他就裝傻充愣,沒跪人,結果有個老翰林,這老翰林最重視規矩,在吳有為跟他作揖行禮之後,指著吳瑛問:“你可是秀才?”
吳瑛搖頭。
“那是舉人?”
吳瑛還是搖頭。
“難道是進士?”老翰林眯起眼睛:“我在翰林院沒見過你啊?”
“老大人,他沒有功名在身。”吳有為介紹道:“這是我的大侄兒,家兄吳俊,在錦衣衛任閑職。
這個要說明白,閑職和實職可是有很大區別的。
實職讓人憎恨,虛職的還好點。
“原來是個白丁!”老翰林坐在那裡紋絲不動:“那怎麼不行禮?”
“這就行禮。”吳有為看了一眼吳瑛。
這一刻,吳瑛無比清楚的意識到了一個問題,尤其是那些當了翰林的人,他們都是官身,而他是個白身!
見了面,按照規矩,是要跪地磕頭的!
小孩子跪地磕頭可以討個見面禮,他這麼大了跪地磕頭,在這一刻,他覺得十分的恥辱!
而他一直看不起的庶出小叔叔,卻只要拱手作揖即可,人家是舉人,見官免跪。
吳瑛咬牙切齒的行了大禮:“草民見過大人!”
跪下去的那一刻,吳瑛越發的憋氣帶窩火了。
結果接下來,幾乎所有有官職的人,都是這麼拜見的,吳瑛這輩子都沒彎過這麼長時間的膝蓋、磕過這麼多的頭!
雖然他的這輩子才十八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