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衲的這位廚子師弟,乃是當年一位禦廚的徒弟,自小喜歡做齋菜,當年老衲出家,他也跟著來了,一直專門給老衲做飯吃,寺裡齋房的那些,俱是他的徒子徒孫。”即空大師得意洋洋的介紹道:“這四道菜,皆是他的拿手好菜,平素嫌棄麻煩,一般不會做,即便是做,也只是做個兩道而已,這次能都拿出來招待你,可見他也跟老衲一樣,看好你啊小子。”
吳有為一個勁兒的吃,忙得連講故事都倒不出開空了,不過看老和尚那麼洋洋得意,他不僅打擊了一下他:“他可會做鼎湖上素?
即空大師一噎:“鼎湖上素?”
“是啊!”這次換成吳有為洋洋得意了:“最好的素菜之一,大菜!”
“聽都沒聽說過,你該不會是糊弄老衲吧?”即空大師懷疑的看向吳有為。
“小子可不敢糊弄您,小子是吃過的,只不過那是一位來自兩廣的一位遊方僧人做的素齋,十分美味!”吳有為可是知道,鼎湖上素乃是廣東地區特色傳統名菜之一,屬於粵菜素食菜譜之一,上素是高階菜之意。
“鼎湖上素”,是廣州菜根香素菜館的拿手名菜。
吳有為道:“據傳,廣東肇慶東北有座山,山頂有湖名“頂湖”,後人根據黃帝鑄鼎的神話,易名為“鼎湖”。”
據說這道鼎湖上素是廣東肇慶鼎湖山慶雲寺一位老和尚創於明朝永歷年間,以銀耳為製作主料,鼎湖上素的烹飪技巧以蒸菜為主,口味屬於清香味。鼎湖上素的特色:食時鮮嫩滑爽,清香四溢,乃素菜上品。
永歷是南明皇帝朱由榔的年號。
南沙三餘氏“南明野史’卷下記載:朱由榔為明神宗之孫,於崇禎時封永明王,後繼承桂藩,再承大統,乃“取藩封永字,又以神宗孫取歷字”,定為年號。
1662年 6 月 1 日永歷十六年四月十五日)朱由榔被吳三桂絞殺於昆明。
自鄭成功於永歷十六年1662 年)收複臺灣,至永歷三十七年1683 年)十二月鄭克蛺降清止,在臺灣一直使用永歷年號。
現在離著二百來年呢!
能聽說才怪!
即空大師聽的心馳神往,並不等吃好飯,便叫廚房的慧空過來,不一會兒,來了一個胖和尚,這便是慧空,只是有點呆愣。
即空大師指著吳有為道:“你跟慧空說一下,你那個鼎湖上素,怎麼做的?”
吳有為嚥下一口飯菜,開始說鼎湖上素。
來歷,做法,以及配料等等。
這慧空看著呆呆的,一聽說做菜卻立刻活了過來一樣,問的那叫一個細致啊!
吳有為有的都不知道,因為他只看別人做過,吃過,更精細的就不行了,只能愛莫能助。
這慧空得了這道菜的做法,立刻行了一禮就回去了。
即空大師解釋道:“他這是回去研究菜譜去了。
“是個性情中人啊!”吳有為好奇的問:“只是,他這麼喜歡做菜,為什麼要當和尚?開個酒樓,當個老闆兼大廚也行啊?”
即空大師偷笑了一下:“他其實不敢殺生,連只雞都不敢殺,更不敢摸魚.....”
吳有為一臉黑線的看著即空大師。
這理由,太絕了!
吃過了午飯,吳有為要回去了,即空大師拉著他不讓走:“你還沒說完那天龍八部呢!”
“大師啊,天龍八部老長了,我就是說上三天三夜也說不完啊!”吳有為現在跟這位大師混熟了,一點不忌諱,他本來就有一種“自來熟”的氣質,這會兒倆人猶如莫逆之交一樣:“我得回去,我家可是還在守孝呢!”
最早的《天龍八部》是八二年香港版的,五十集;
等到了九零年,臺灣也出了一部《天龍八部》,最少,可是也有二十集;
後來九七年香港版的《天龍八部》四十五集;
零三年的時候,大陸版的《天龍八部》登臺,四十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