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完了東西,吳有為放心了,出來之後睡了個好覺。
第二天一早的早飯是素餡的包子,小鹹菜,鹹鴨蛋,大米粥。
中午是熱湯河漏,配的鹹菜丁燉的幹蘑菇臊子。
雖然是古代,但是此時的面點製作技藝日趨完善,除包子外,面條的製作方法也有多。
有先擀後切成條的,有拉拽成寬長條的,有用湯匙撥麵人沸水鍋中呈魚形狀的,還有用特製有漏孔的木床壓成細條入鍋的河漏。
就這樣,消停的過了三天。
點心基本上每天都在換花樣,茶水從小麥茶,大麥茶到山楂水、沙果水就是沙果幹泡開水,味道也不錯),用杏仁而煮過的去了腥味兒的羊奶和牛奶都有。
此外還有用模加壓成形再經油炸的油酥面點,先捏成形再用剪刀在外層剪出花樣的饅頭;糕團已能製出壽桃、壽龜、駱駝蹄、梅花餅等多種象形成品。
而吳家的廚房裡,廚孃的手藝也非同一般。
吳有為這裡有萱草在,吃食上自然不虧嘴,不止不虧嘴,還都挑好的來,老夫人曾經暗示過身邊的人去找茬兒怠慢吳有為,可是管家這邊點頭表示明白了,一轉身還是該怎麼待小院兒還怎麼待,他可不想這邊小老爺吃不飽,他在外面的小兒子和大孫女兒就挨餓。
茉莉很能幹,在外面收拾妥當後,她帶著人,收拾了一下正房,小小作為監工,第一次別人幹活他看著。
吳有為好笑的看著小小監工,其實他更像是看熱鬧的。
在茉莉進了正房後的第二天,芙蓉也帶著人來了,給吳有為量體裁衣,順便跟吳有為說一聲,領幾匹布料,若幹斤棉花,做衣服用。
“給小小也做四身,從裡到外,從上到下,都別落下。”吳有為道:“至於咱們院子裡的人,你去跟吳旭管事說一聲,每個人做兩身素服穿,都要棉的,大冬天的穿暖些,別凍病了。”
“是。”芙蓉很是用心的記下了。
回頭就跟吳旭管事說了,吳旭二話沒說,去找了管家,在大庫裡領了四匹藏青色的布匹,十匹藏藍色的布匹,百斤棉花,白色棉線二十捆,回了小院,交給了芙蓉。
管家隨後就去找了吳俊,吳俊點了頭,管家就玩了個心眼兒,他沒告訴老夫人,也沒跟老夫人那邊的人說,他在賬上記的是前院。
可他沒說是前院誰用!
一般提起前院,如今人們想起來的就是新任的老爺:吳俊。
三天之後,劉健的僕人來求見吳有為,送上了一籃子四色點心:蘿蔔絲餅、貓耳朵、蓮花捲和米糕。
前兩樣是劉健老家那邊的名小吃,後兩樣則是現在京城比較流行的素點,據說連京城附近幾家大寺廟、大道觀供奉的素點裡,就包含這兩樣東西。
所以如今流行的素食點心裡,就有蓮花捲和米糕,只不過蓮花捲是裹著蓮花蜜蒸出來的,十分少見且價格昂貴;米糕是素食米糕,特別好吃,米香濃鬱。
不過這一籃子四色點心價格不菲,拿著進角門的時候,家裡下人都知道,很快,這個訊息就傳到了老夫人的耳中。
不過還沒到初一,吳俊跟她說了,初一十五,他跟弟弟過來請安問好,平時就不走動了,按時守孝即可。
其實吳俊是不想讓弟弟出現在母親面前給她刺眼,家裡現在最好安靜的守孝。
守孝的人家,一般人都忌諱,不會上門,就算是有事情,也是派僕人前來,告知一聲即可。
如果外面有什麼事情,第一年他們也不會出門的,而是派得力的僕人帶著禮物送去就行了。
吳俊實在是沒想到,劉大夏他們竟然真的那麼關注吳有為。
這可是吳傭自己跳出來主動顯示存在感,老夫人聽說後好像心情很不美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