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亭之前可不止三十戶人,就因為交不起苛捐雜稅,有些被『逼』得家破人亡,有些乾脆燒了草屋搬進深山,還有些跟著神子反了。
當初要不是看著我爹年邁,家裡又有三個娃,我說不定就跟著神子反了。”
這壯年陷入回憶之中,感慨萬千。
聽他稱呼神子,姜尚心頭一動,記上心來。
“神子?你說的是我們鳳棲路那邊的倪克陽?”
姜尚好奇地問道。
“不錯,神子下凡普度眾生,可惜這人間邪魔勢力太過強大。”
那壯年提起神子時,還有些狂熱。
“看來你們神子普度蒼生失敗了!上一個月,他們已經被朝廷大軍徹底擊敗。
倪克陽當場戰死,被挫骨揚灰!
天神教四散逃逸,也不知道能躲幾時。”
姜尚對這壯年說道。
“什麼?神子死了?”
這壯年吃了一驚,有些『迷』茫,不過沒過多久就調整過來。
“死了也好,看來那天神教救不了我們,能救我們的還得看吳侯。
只希望吳侯不要變卦,讓這新政一直保留著才好。”
這壯年轉瞬就恢復過來,看得出來,是真的沒將倪克陽的死放在心上。
也對,這壯年一向求的就是溫飽、求的就是安生。
如今他要的安生日子已經得到,又怎會為了一個多年前給他們編夢的人而傷心。
就如同他求的吳侯不要變卦一樣,是因為這一切都是吳侯帶給他的。
若是吳侯去世或者被打敗,但只要新來的繼續這政策,繼續讓他一年交一次稅,就能安安生生地過日子,他再懷念也只能在心裡傷心一陣。
若是新來的再給他們發一畝地,說不定他們還得為新來的 gong song de。
這就是他們的處世之道,沒有那麼多仁義道德,只有活著,更好地活著這種現實。
倘若他們再經歷一代,知道知識重要『性』,開始供後代讀書,可能經過仁義禮智信的教導,又會是另一種選擇。
倉稟實而知禮節,衣食足而知榮辱!
與這壯年一起回到亭裡,立刻掏錢買了這壯年家中的五百斤餘糧,付出了一兩五錢銀子。
然後姜衛主公過來,將那五百斤糧食扛在了肩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