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言其他,本侯封侯大典之後,道長為何不離去可是有什麼事要找孤商議”
姜尚決定把主動權找回來,因此沒理會那道人的話,直接對著道人問道。
“既然吳侯不願談這話題,那我們就換一個繼續商談。”
那道人也不著惱,順著姜尚的話說道。
“我們道家若是要加入到吳侯麾下,不知吳侯願給與什麼待遇”
這道人倒真不怕事,第一個問題直言姜尚麾下的都是天外之人;第二個又以整個道家為籌碼,談幫助姜尚能獲得什麼待遇。
這般談判的方式,讓姜尚有些不習慣。
“那不知道家又有什麼實力,能夠幫到孤多少呢”
姜尚再度反問道。
“大乾天下,處處皆有道門勢力。”
那道長一抬頭,傲然說道。
“可惜孤在人世間闖『蕩』多年,似乎這大乾治下,處處皆有的是儒家勢力。
從官吏到書生,無不是儒家為主。
道家偶有聽聞,都是在山野之間,煉氣服丹,這算是什麼實力”
姜尚戳穿了道家現在的狀況,被儒門壓制了近萬年時光,道家若非因為練氣傳承,以致於高階修士始終不絕,恐怕早就被儒家吞併,合而為一了。
若非如此,這道家也不會在大乾透『露』出末朝景象後,就各自擇主,準備扶持潛龍,想『插』手天下爭龍之局。
畢竟若是道家扶龍庭成功,不止道家能重新化為顯學走入世間,扶龍庭的那支道脈,也能成為執道門牛耳的角『色』。
如今這位道長以大言試姜尚,應該也是其中一支扶龍庭的道脈。
“吳侯只是一葉障目而已。
儒家看似勢大,其實皆是百家借殼棲身而已。
我道家分顯脈與隱脈,顯脈覓名山大川,建宗立派,于山野之中求長生。
隱脈託於儒家之下,任官治學,於朝堂之上立功德。
當今之世,有識之士皆知大乾積重難返,人間要變幻大王旗。
故此我道家兩脈合力,均在尋可安天下之明主。
吳侯擅兵,有勇有謀,可以武著世;
又擅治政,使民富物豐,可以安天下;
麾下多才俊,能人異士數不勝數。
如今天下雖在大乾之手,然能得天下者,吳侯至少有五成可能。
因此我道家願全力襄助吳侯奪取天下,事成之後,請吳侯以我道家隱脈治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