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子靜好奇地問道。
“聞先生去了一趟京都,為姜某求了一個職位。
本來我們準備謀一個東河路總管之位,卻不知怎的,朝廷封我為吳侯,將東河路撥於我作封地。
我仔細考慮了一番,發現這吳侯一爵,比起東河路總督更名正言順,因此接旨奉詔。
在奉詔之後,氣運就此顯化,倒是讓諸位見笑了。”
運成蛟龍,代表的就是王侯命格。
“原來如此!”
高子正點頭,這是姜尚氣運結合朝廷冊封的氣運,化為了實質。
以後姜尚有王氣護體,等閒修士就奈何不得姜尚了。
“既然主公被封吳侯,封地東河路,那臣請主公選定吉日,邀各大勢力,登吳侯位。”
正所謂名正而言順!
邀請天下大型勢力見證姜尚登位,又有聖旨存在,哪怕這是逼迫而來的聖旨,日後朝廷也得捏著鼻子認。
“那姜某的封侯大典,就交給孟先生吧。”
姜尚笑著說道。
封侯大典完成後,在東河路這名正言順的封地裡,他就可以大動手腳了。
比如那亭鄉制度、督查制度,均可在東河路全境實施。
同時,諸侯封地內的官制,他也會更改一番。
現在這個大乾的官制,他始終覺得有些混亂,正好把官制改易,重新劃定各個官職的權利與責任。
“臣遵旨!”
孟還真躬身說道。
“主公,以後你就是侯爺了,有資格稱孤道寡,所以以後的自稱就變一變吧。
我我我的,聽著雖平易近人,但已經不符合你的身份了。”
徐子靜笑嘻嘻地說道。
“稱孤道寡?也罷,孤就聽徐先生的這番諫言。”
姜尚覺得稱孤挺帶感的,因此並未反對。
一月又七日之後,乃一吉日。
這吉日是聞仲親測,然後告知於孟還真的。
因此,為了那一日的封侯大典,孟還真將手頭的政務分攤給了高子正和徐子靜他們,全心全意策劃這封侯大典。
同時,姜尚也在給大乾各大勢力之主去信,邀他們來見證自己的封侯大典。
“參見主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