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哦?”
聞仲目光盯著鹿坤,顯然想聽聽他有什麼高見。
“以姜府尹的功勞,應該封侯!
而且是千里侯!
我建議封姜府尹為吳侯,授東河路為吳侯領地,如此方能彰顯其功!”
鹿坤這臉不紅心不跳地吹噓,讓聞仲愕然。
而那太后鳳目生火,死死盯著鹿坤,彷彿不相信這話是從他口中說出。
“吳侯?”
聞仲倒沒想到這鹿坤居然給出這等建議。
可能是想捧殺主公?
不過沒關係,反正翻不了天!
“很好,那就請太后命人寫一張敕封吳侯的聖旨吧。”
聞仲倒是有些好奇這鹿坤來。
“這位仙人,茲事體大,還是總督更符合姜府尹的情況一些!”
現在太后已經不奢求其他,只想用總督一職打發了聞仲。
雖然總督和吳侯認真相較起來,實質都是割東河路給姜尚。
然而在名義上,卻大不相同。
現在太后對鹿坤恨得牙癢癢,若非某些不可告人的秘密,她都有就地處決鹿坤的衝動了。
“不用爭了,封一個吳侯給我家主公,老夫可承諾保大乾皇室十年不易主。”
聞仲之所以說這句話,也是預估到姜尚若要營造一個建朝即盛世的王朝,至少也得十年時間。
這十年裡,他保住這小乾帝的帝位,正好留著以後禪讓給姜尚。
“現在天下動盪,你們應該知道,可能隨時有叛軍攻入京都,殺絕你們,給天下一個交代。”
若不是姜尚要穩紮穩打,今天聞仲到京都,就已經動手清理掉這群敗類了。
“太后,臣聽聞過姜府尹的事蹟。
當初他在朱衡麾下,平定東河路叛軍。
其實功勞基本都是姜府尹立下,那朱衡屬於竊取姜府尹的功勞,才得以封侯。
既然朱衡可封侯,姜府尹這等立下大功之人,自然也當封侯。
臣以為,非吳侯,不能酬其功!非東河路封地,不能彰其德。”
此刻,那位胖得像個圓球的大臣也嚴肅地說了起來,彷彿姜尚立下了什麼了不得的大功一般。
這位乃是大乾最大的蛀蟲,麾下聚攏了一大票官員,所做過的貪贓枉法的事蹟,多不勝數。
然而這位有一點好處,治政水平非常高,也有眼力,知人善用。
這看起來矛盾,但並不能否認,若不是他舉薦那些將領,天下沸反的局勢不知要嚴峻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