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清晨,姜尚同聞仲一道,從北營出發,前往慶安府拜訪。
而劉瑜則在府內呼呼大睡,畢竟昨日他被灌了太多酒。
而慶安府府尹也點了幾位文官前往北營,從姜尚他們手裡接收俘虜。
黃飛虎主持俘虜的交接工作,待完成這項任務時,已經到了天黑之時。
這時候,姜尚他們才從府城感回軍營。
不過去時就姜尚和聞仲兩人,回來卻有五人同行。
“黃將軍,我來為你引薦三位大才!”
姜尚看到黃飛虎後,興沖沖對著他說道。
“黃飛虎見過三位高賢!”
黃飛虎拱手說道,同時打量了這三位一眼,倒是對其中一人有些印象,似乎在劉瑜的酒宴上曾經見過一面。
“黃將軍客氣,我等三人皆佩服黃將軍用兵之道,以後共事還望黃將軍不吝賜教!”
那三人中,其中一位立刻還禮,口中對黃飛虎頗為讚歎,不過眼神清澈,沒有半點波動,顯然只是客氣的話。
“黃將軍,這位說話的就是高陽高子正,本為慶安府書記。
不過在這江山動盪之時,卻不願在案牘之間虛度光陰。
所以在我與聞仲再三相請後,願與我們一道,馳援東河路,共同平叛。”
姜尚指著開口回答黃飛虎話的那位儒士介紹道。
“原來是高書記,久仰!”
黃飛虎道一聲久仰後,又看向了其他兩位儒士。
“這位乃是高子正至交好友徐寧徐子靜,胸藏百萬兵,腹有三千謀,不容小覷。”
姜尚又指著左側那位懶懶散散的儒士,向黃飛虎介紹。
“這絕對是捧殺!我有自知之明,不過是有些小偷小摸的伎倆而已,不值一提。”
徐子靜連連擺手,甚至透著一股氣急敗壞。
黃飛虎拱手相見,又轉向另一位儒士。
“這位乃是孟旭孟還真,雖不善謀略,但精通治政。
可惜朝廷昏官當道,朋比為奸,致使鄉野多遺賢。”
把這三位介紹完畢後,姜尚仍然抑制不住自己的興奮之情。
這次他去拜訪昨日酒宴上認識的文官,誰知道那些文官見面後就支支吾吾,然後像趕瘟神似地將他禮貌地趕了出來。
不信邪的姜尚,終於在高子正那裡得到了回報。
本來高子正就鬱郁不得志,已經有掛印而去的想法了。
這次遇到姜尚和聞仲後,一番暢聊,立刻大生知己之感。
然後姜尚順勢請高子正來軍營相助,前往東河路平定叛亂。
高子正沒有半分猶豫,當即寫了一封書信,然後用官印壓住後,整理了行囊,便隨同姜尚離開。
行至半途,高子正突然表示要為姜尚引薦兩位才能遠勝他十倍百倍的人才。
龍不與蛇居!
能與天才玩到一起去的必然也是天才!
姜尚立刻來了興致,跟著高子正前往一處溪畔。
那溪畔草亭之中,兩位儒士正執子對弈。
高子正看了幾眼後,毫不客氣地打亂了棋盤。
然後在兩人怒目而視的目光中,淡定地為他們介紹了姜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