巡航三到四個小時,就要掉下去了。”
我想了想才反應過來:“你是說我們已經回不去了?”
“也不盡然,我可以關掉兩個引擎,慢慢地磨回去,運氣好的話,應該能正好到達,最後的降落靠滑翔。我想靠我的技術沒問題。只是,咱們可能沒日本人飛得那麼遠,完不成任務了。”
我心說就算完成了,東西帶不回去也是白搭,想到剛才他的口氣,又問:“你說第一,那第二呢?第二又是什麼?”
他道:“你看左邊。”我從駕駛艙看出去,發現左邊的黑暗深處,探照燈照到了東西,是巖壁。“你在靠邊飛?”我奇怪道。
“不是,我看到這個也很奇怪,這裡的地形和我們預估的不一樣,我一下來就發現,剛才我們在濃霧下飛的時候,經過了幾個非常大的轉彎。那時候我們的速度很快,是不是有可能,在那個時候飛進了什麼岔道,我們現在已經在另外一個空洞裡,而且這空洞在收窄,我們可能沒有足夠的空間掉頭。”
我不是完全明白,問他能不能再說清楚一點。伊萬的中文實在是不太靈光,他想了想道:“你還記得日本人那套膠卷最後的部分嗎?”
我點頭,他道:“我是飛行員,所以我注意到的細節可能和你們不一樣。在攝影機拍攝那個……”他頓了頓,顯然找不到詞來指代那個巨大的人影。我道:“東西,你可以稱為東西。”
“那個東西的時候。”他舔了舔嘴唇,用手做了個飛機的形狀,然後把“飛機”斜了過來,在我面前演示,“飛機的執行軌跡是一個高弧度的回轉,所以攝影機才能拍到那東西的多個角度。當時我想提出一個疑問,但因為膠片非常模糊,我並不肯定,所以就沒提。現在我發現我當時的疑問變成了實際的問題。你看兩邊的間距,我目測和膠片上那架飛機急轉的間距差不多,但我們的飛機太大了,我們做不了回轉,也就是說,如果我們在這裡掉頭,那麼就會一頭撞上巖壁。”
“那為什麼日本人可以轉?”
“那是我當時的疑問。”伊萬道,“我當時感覺無論是速度還是迴旋的弧度,都不是轟炸機能做到的,當時攝像機所在的飛機很像是小型的飛機。”
“不可能。”我搖頭,我們都親眼見過那架飛機的殘骸,上面也找到了固定攝影機的位置。
“那就有第二種可能性,膠片上的空間感和速度感與現實不同,也是說膠片上的地方不是這裡,咱們走錯路了。”
四十三、大翻滾
說實話,這時我還是半懂不懂,不過大概知道了他的意思。怎麼會走錯?難道這空洞裡還會有岔路不成?不過我知道現在已經沒時間錯愕這個了。兩個問題放在一起,表示我們有大麻煩。
“那你有什麼辦法?你是功勳飛行員,如果你沒辦法,你不會和我說這些。”
“不,對於飛行員來說,告知戰友我們正要犧牲也是義務之一。”他鎮定地道,“不過,確實還有一個辦法可以試試,只不過那樣的話,成功的機率很小很小。”
“說!”我拍了他一下。
他道:“左右的距離不夠,但是上下的距離是足夠的。我可以做一個大翻滾。”
“用轟炸機可以嗎?”
“你忘了我是幹了什麼被開除的嗎?那樣是很難,但是這一架體形小了很多,我想成功的機率會大些。”
“怎麼個大翻滾法?需要我們做什麼?念經嗎?”我問道。
伊萬顯然聽不懂我的玩笑,繼續用手演示:“翻到反位,也是飛機肚子在上的狀態以後,飛機會失控,然後沉下去,這個時候如果能控制好飛機的姿態,我可以借慣性把飛機翻過來,同時馬力全開重新把飛機拉起來。飛機沒法往前翻跟頭,因為我們這麼翻直接是墜毀的姿態,高度不夠我做拉昇,所以我們只能往上做空翻。為了爭取足夠的高度,我們得重新降到霧裡去,我需要你們所有人幫我目測。”
我點頭,問道:“什麼時候開始?”
他看了看油表:“最多還有十分鐘時間給你考慮和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