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不破解神蹟,就無法反駁信徒。
當然也有人另闢蹊徑,進入《百家爭鳴》,尋找百家的死亡觀。
死亡觀是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重要組成部分,不同的人對死亡的認知是不同的。
比如儒家就不喜歡談死亡,因為談不清楚,所以說‘未知生焉知死’,希望大家先把心放在生活上。
墨子是相信有鬼魂的,相信人死之後會變成鬼,並且這些神鬼會監督活人,如果活人不兼愛就會受到鬼神的懲罰。
佛教認為人死之後,人會被打碎,然後和其他人的靈魂攪在一起,重新粘起來,雖然還是一個靈魂,但已經和原來的不一樣了。
一神教認為死後會接受審判,好人就上天堂,壞人就下地獄。天竺教認為,人死後輪迴,按照生前的行為安排對應的新生,前生和今生都是同一個靈魂。
道家的生死觀就有些奇特了,在先秦基本是不討論的,到了魏晉南北朝開始討論,一種是煉丹,認為死亡是可以逃避的。一種就是認為死亡不能逃避,認為死是生命的過程,就好像是冬天一樣必然來到,但又會過去,雖然不討論靈魂,但對死亡的態度很灑脫。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當然也有人認為死亡是生命的可能性,死亡是生命的一種潛伏狀態。
總之死亡觀還是很多的。
“死神控制死亡,有點像道家煉丹長生,只是道家是用丹藥戰勝了死亡,而信徒只是把死亡交給死神管理,死神還是能殺死信徒的。”玩家們開始思考,說道:“把死亡委託給死神真的好麼?如果不是自己戰勝了死亡,根本不算真正的長生不死。死依舊是潛伏狀態,只是潛伏在了死神手裡,我們依舊無法控制。”
“所以我認為信教和不信教都一樣,因為死亡不受控制的本質沒有改變。”
不得不說《百家爭鳴》真是一個寶庫,很快就有人提出了強有力的反駁,認為死神管理信徒的死亡,和不信神的普通人也沒什麼區別,死依舊是一種可能。
只是信徒必須向死神搖尾乞憐,祈禱死神不會殺死他。可這樣生活毫無尊嚴,而且就算放棄了尊嚴,同樣也無法確定死神就一定能保證信徒長生。因為死神也可能一個心情不好,就殺死大部分信徒取樂。
與其這樣朝不保夕,毫無尊嚴地看死神的臉色,還不如把死亡交給自然。
“同樣不可控,還是大自然更加尊重生命。”不信神的玩家找到了支援自己的理論依據,那就是不管誰管理死亡,死亡都沒有消失,對於普通人而言都一樣。
只有仙丹才能真正戰勝死亡,可惜目前並沒有怎麼偉大的丹藥。
信徒們當然不願意了,他們高呼死神是公證偉大的。
“可是你們也不知道死神到底是什麼樣的,你們只見過灰袍人,並沒有見過死神,又怎麼能確定他管理死亡就一定好?就好像各國的皇帝,掌握了一國資源,結果還不是會有昏君、暴君?”“所以託管死亡的想法雖然很好,但我們對死神本身沒有信心。除非有一個和大自然一樣無私的存在,我們才放心把死亡交給他。”
神蹟雖然存在,但神蹟無法證明死神的性格。對於質疑死神性格的人,信徒們怒斥他們大不敬,詛咒他們都會被死亡吞噬。
林茹之心想果然人心似水,民動如煙,有了《百家爭鳴》,和自己相同想法的人就多了。
喜歡重生千金夢想家請大家收藏:()重生千金夢想家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