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取夢,首先就要判斷這個道具在現實中到底是有還是沒有。
有些道具,用現實材料就能生產,比如暴雨梨花針。雖然很巧妙,但這道具是完全可以用現實中的材料創造的。還有一些道具則是完全無法用現實中的材料打造出來的,完全是空想道具。
空想道具的取出是非常費時費力的。
造夢已經很費錢了,取夢更費錢。看完《取夢基礎》之後,林茹之覺得取夢太看重經驗了,難怪取夢師比造夢師少那麼多。
造夢師還可以以記憶為基礎,取夢師則完全以經驗為基礎,當然也少不了花錢,得花大量念能去試驗。畢竟經驗這東西也只能用實踐去累積,沒有捷徑可言。
“取夢的內容不僅僅侷限在道具,還在於新的戰技、配方、機關、甚至是法術。只要和阿賴耶識共鳴,那麼取夢師就可以將這些東西從夢境中搬運到現實。”林茹之想起了自己做豆腐腦的事情,也想起先天自我的存在。
豆腐腦和先天自我,一個是她用《九龍遮天》裡的材料創造的,獲得了承認。另一個,是她臨時想到,卻立刻就出現了,應該也是一種共鳴。
畢竟阿賴耶識是基礎,前六識和第七識都是阿賴耶識的體現,自己領悟第七識也沒有超越第八識的框架。
所以當她想到太極圖的時候,先天自我突然就冒了出來,除了阿賴耶識共鳴,也想不到其他的可能了。
先天自我這種神奇的東西都能出現,那麼穿牆術、遁地術、分海術,甚至搬山術、隱身術等等方術都是可以創造出來的。
而這些術,都是取夢師取出,然後傳授給其他人的。而且強大的方術都需要取夢師創造的符咒和法器,很難只靠自己就掌握。
“共鳴,取夢,傳播。”“取夢師擁有比造夢師更加嚴格的使徒傳承。”基本上《取夢基礎》這本書還是偏理論的,介紹了取夢的基礎知識,也涉及造夢和四大流派。
一切都是互相關聯,取夢師更是核心的關鍵人物。
不過學習下來,林茹之覺得想要依靠取夢在短時間內強化自己,並不現實,因為這學問太高深了,不可能短時間內掌握。不過如果短時間內獲得大量取夢道具,掌握一些方術,絕對可以讓她變強。
“師伯母,我看完了。”林茹之把書還給師伯母。
“有何感想?”
“高深莫測。”林茹之說道:“取夢不是短時間內可以掌握的,想要取夢必須掌握很多的知識,還要累積足夠的經驗。”
“看來你是真的看完了,那接下來可以進行下一步訓練了,就是判斷夢境和現實中的材料。你可以去《九龍遮天》收集一些現實中沒有的材料。”師伯母開始給林茹之下達訓練目標,找找獨屬於夢境中的材料。
這些是取夢的基礎。
“好的。”雖然很希望立刻就搞到一些方術,不過想到師伯刻板的表情,林茹之已經能想到他會說什麼了。
無外乎是讓她打好基礎,不要好高騖遠,還會說她現在最重要的就是考試,至於安全問題完全可以交給大人負責。
想想就知道了,他肯定不會教自己的,肯定是要求自己好好學習,別考慮那些有的沒的。自己在師伯眼中肯定是個有受迫害妄想症的小丫頭。如果自己堅持,師伯肯定會說就是因為好奇心太重,所以才會惹禍上身,如果每天都在家裡看書根本不會遇到危險。
林茹之卻認為真的會有人莫名其妙要來殺自己的,這不是妄想,而是已經有了。她明明是什麼都沒做,但殺手卻自己找上門來。所以不是她非要變強,而是被逼的。
可惜吳張肯定不會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