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茹之的思路很簡單,文化上‘以民為本’,鼓勵每一個楚國老百姓都坐上賭桌,和皇帝、貴族、官吏、鄉紳賭一把。
制度上推行‘實業救國’,發展生產力,用科技取代神龍。
雙管齊下,楚國或許還有救。
周萬昌沒想到林茹之早就已經考慮完了,而且是左右開弓。天文學宮這些大學者討論了這麼多天,總是糾結在眼下的問題,卻沒有一個人能給出破解之法,所有人加起來也不如一個長夢女孩啊。
現在他倒是有些理解皇帝為什麼如此看重長夢女孩了,果然歷史記錄沒有誇張,長夢真的是一筆豐厚的財富。
思路非常清晰,方向非常明確。當然周萬昌也知道文武百官不見得會接受,但林茹之也說了培養年輕人對抗舊文化。她連透過新文化去和舊文化的對抗,都已經考慮清楚了。他覺得讓林茹之去做皇帝,或許更好。
林茹之表示這些不過是基本功,她還沒說農村包圍城市,王侯將相寧有種乎呢,都沒開始造反有理呢。
“以民為本,實業救國。這些都長遠之際,非一年兩年可以見效。小姐,眼下學宮辯論正酣,還得提出一個折中之法。”張瑋卻還不滿意,還想壓榨一下學生的潛能,他想知道林茹之能不能把兩個完全相反的意見給綜合一下。
長夢女孩已經很厲害了,周萬昌心想,他覺得就算林茹之也無法把兩個對抗的立場融合起來。
“田京和清流兩個立場其實就是一個事物的兩面,萬事萬物都有對立和統一,兩個立場看似水火不容,其實核心就是分配關係的兩面性罷了。核心是相同的,這樣吧,我寫一篇《矛盾》。”說著,林茹之低頭奮筆疾書。
張瑋和周萬昌站在她背後,看著內容。這一刻周萬昌知道自己已經成為林妹妹的擁躉了,因為這篇文章洋洋灑灑,內容深刻,卻有不失趣味。
故事從一個寓言故事開始,點出了矛盾的來源。一個買武器的商人說自己手上有最鋒利的矛,可以刺破任何的盾,接著又說自己有世界上最堅固的盾可以防禦任何的矛,於是有客人提出如果用最鋒利的矛對抗最堅固的盾會如何?
矛盾這個詞就出現了,一個故事已經讓人引人入勝了,接著林茹之又解釋了兩個世界觀,唯心主義世界觀和唯物主義世界觀,同樣是認識世界卻出現了矛盾分歧。
接著就是各種舉例,說明了一件事物的兩面性。然後又舉例,說明了對立立場的統一性。
再提出了矛盾的內生性,以及矛盾的對立統一。最後提出了實事求是,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
周萬昌心想自己不應該做大哥,自己就是個弟弟,林茹之才應該是長輩。這篇文章太深刻了,簡直讓他自慚形穢。
這當然不是林茹之的功勞,她只是抄襲。楚國現在需要一套化解矛盾的辦法,要讓大家意識到其實他們的立場沒有那麼對立,大家都是楚國人能對立到哪裡去?
噼裡啪啦全部寫下來,當然林茹之不可能原文默寫,其中也加入了自由發揮,反正核心沒有變就行了。
“好了。”林茹之看著自己的字型很是滿意,這字已經相當不錯了。
兩位大人久久無語,這篇《矛盾》足以載入史冊。
周萬昌一刻不停留,拿著文章就進宮了。而張瑋則開始默寫,要再寫一遍,他用了念記憶,把文章全部記錄了下來。
“好文章,好文章。”一邊寫,一邊誇。畢竟這篇文章不僅僅是給出了矛盾的對立統一,還給出了應該如何處理矛盾,那就是實事求是,具體問題具體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