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斷加註,就是不斷挖自己的後路,這點周萬昌看得懂,皇帝自然也看得懂,可要實現楚國的復興,根本沒有現成的路,不過是挖了舊路去鋪新路,但他很清楚這條新路不一定就能走的通。如果最後前路不通,後路已斷,那他會非常尷尬。
但皇帝還是選擇了加註。
設定腳踏車政,而周萬昌出任車政大臣,全權負責管理腳踏車市場,等級和馬政大臣相同,四品。
走馬上任之後,周萬昌先用自己的工資買了輛致富腳踏車作為表率,然後就是到處張羅腳踏車比賽的事情。
林茹之就不用出面了,只有在傳授技術的時候出場,其他的事情全部由周萬昌負責。可謂是殫精竭慮,每天只睡兩個時辰。
事情很順利,連國外商館的商人都在噼裡啪啦地打算盤,計算成本。到底是在楚國生產還是回國生產,這帳其實很容易算,因為腳踏車的材料市面上都能找到,價格也很透明,造夢師和取夢師生產的成本也沒什麼秘密,只要算一下就知道如果回國生產的話,那成本可不低。
不過他們也知道腳踏車比馬匹乾淨簡單,所以肯定會受到百姓的喜愛。
“據我所知很多百姓都不喜歡養馬,有一些養馬任務,他們也是百般推脫,就是因為養馬並不是容易的事情。若是換成腳踏車,便能省去很多的麻煩。”
“確實如此,所以腳踏車才能在楚國京城如此迅速地推廣。據我所知現在腳踏車廠是沒日沒夜地生產,還在高薪招聘取夢師。大家買自信車的熱情都很高,楚國尚且如此,在我們國家肯定是不可限量。”“我們在楚國生產,然後透過海運和陸運兩個方法,把腳踏車運送回國,還是有利潤的。”
“而且還可以加價,這生意可以做。”
商人算賬的本事可是很精明的,到底能不能賺錢,噼裡啪啦算一下就差不多知道了。
所以腳踏車比賽的關注度非常高,這次比賽和賽馬一樣,就是繞圈。周萬昌還別出心裁地想了一個腳踏車和馬匹的比賽。
腳踏車肯定是不可能和馬匹比快慢的,但腳踏車只靠人力就敢和馬比,這已經是一個創舉了。如果只靠兩條腿,那根本就不敢去比。
“有一個新牌子的腳踏車也報名參加了賽車比賽,還揚言說要跑過我們長夢工廠的腳踏車。”張瑋得到訊息,長夢已經不是唯一生產腳踏車的廠家了,這次比賽就有新廠家參與。
“萬物競發,勃勃生機。”林茹之感受到了一個方心未艾的龐大市場是多麼吸引人,有行動能力的人已經加入了進來,而更多人還在觀望。
“等腳踏車比賽結束之後,新廠就要如雨後春筍了,估計一下子能冒出十幾個,甚至幾十個,到時候是真正的大亂鬥了。”張瑋已經能想象接下來會是什麼局面了。
“這樣很好,有競爭才有進步,腳踏車還有很多的改進空間。”林茹之深刻地感受到了異世界的競爭力。“最重要的還是要先賺錢,然後把錢投入基建、教育,楚國需要更好的道路,更多的造夢師和取夢師,有了這些,上古機關才更有可為。”科技是需要基建為依託的,沒有公路,就算有汽車也沒有效率。
張瑋點點頭,只要有人致富了,那麼接下來林茹之的那套‘要致富先修路’的理論,才有更多人去落實。
形式一片大好,光是張瑋所見,路上的腳踏車就是一天比一天多,他想過了年底就把家裡的那頭毛驢賣給鼎香樓,換上腳踏車,以後他也不伺候毛驢了。
局勢已經很明朗,皇帝對學宮的建設也終於透過了文武百官的支援。
學宮名為‘天問學宮’,展開‘救國’、‘富民’、‘強兵’的主要討論,大家在天問學宮可以暢所欲言,不會因言獲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