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其實知道謝念安的心思,也知道他暗地裡的那些小動作,只是他一直沒有挑明說,而是選擇了一個引導的方式,結果沒想到謝念安根本就不明白,反而更偏激了。
他很清楚,謝念安不是做皇帝的料,況且他也知道做皇帝的種種無奈和苦衷,謝念安是他最疼愛的孩子,他又怎麼能忍心讓他受這份兒苦呢?倒不如以後做一個賢臣可以輔佐新帝,屆時蕭穆然定不會虧待他,兄弟二人在這朝中互相扶持,也算是一段佳話。
可惜,可惜謝念安一點兒都沒能明白他的這些苦心,反而在心裡怨恨他,覺得他偏心,不願意把皇位傳給他。
雖然他偏寵謝念安,可他卻並不糊塗,他的心裡很清楚蕭穆然十分適合做皇帝,雖說小小年紀,但是卻有帝王心性,也有帝王所擁有的特質,反觀謝念安就沒有這些胸懷天下的大局觀,只是一味的看著自己眼前的那一點兒東西,還有一些偏激。
如果讓這樣的人做了皇帝,那對大梁來說無異於是滅頂之災,百姓們的生活如何完全取決於領導者,他雖然不說多麼聖明,但是至少讓百姓們也算是安居樂業,不必為了衣食而擔憂。
即使再疼愛謝念安,他都不可能把江山交給謝念安的,他不能拿著大梁開玩笑,他的身份不只是一個父親,更是整個大梁的皇帝。
所以,他現在看著謝念安心裡只有心疼,但是卻沒有一丁點兒的後悔,如果再來一次,他或許會選擇用很明白的方式讓謝念安明白他的苦心,但是絕對不會改變他自己的決定。
可能這就是老天對他的懲罰吧,當年沒有能護住心愛的人,現在連他們唯一的骨肉都護不住,也許做帝王的代價就是孤身一人站在無人之巔,不配和任何人產生親密的關係。
父子兩個就這麼面對面的互相看著,但是相顧無言,兩個人都好似啞巴了一樣,都沒有什麼話說,空氣裡安靜的掉一根針都聽得見,到了這種地步,父子兩個人之間的誤會就已經到了無可挽回的地步。
皇帝知道,在謝念安的心裡,自己就是一個不合格的父親,他對謝念安永遠都帶著一份愧疚,猶豫了一下,他還是覺得應該告訴謝念安他的生母究竟是誰。
當謝念安聽完皇帝的話以後,感覺腦子轟的一下炸開來了,他沒有想到自己一直鄙夷的純安公主竟然是他的替身,原來他一直看不上的孽種竟然是他自己。
這一刻,他覺得自己在腦海裡構建的東西一瞬間都轟然倒塌了,原來如此,原來如此。
這下謝念安明白了為什麼皇帝對自己只是無盡的寵愛,任他做什麼都不會被責罰,反而蕭穆然過的如屢薄冰,只要出了一丁點兒差錯就會被罵,這樣的差距,原來是這樣的。
這一下,謝念安心裡的最後一道防線徹底被擊垮了,他的腦子裡一片空白,看著皇帝的眼睛,他只覺得有些眩暈。
那天,皇帝走了以後,謝念安便自己把自己給了結了。
得知這個訊息的時候已經是第二天早上,陸宛之很是震驚。
和謝念安打了這麼久的交道,她也算是瞭解他,雖然心理上有些問題,但是卻不可能做出自殺的舉動,所以她十分驚訝,甚至都有些懷疑是不是有人在暗地裡下了毒手。
但是謝念安已然沒有了活路,他們沒有必要再多此一舉,一旦被查出來了以後反而會惹得陛下發怒,這件事情怎麼算,怎麼都划不來。
不過這件事情既然已經這樣了,也沒有再繼續追究下去的必要了,因為謝念安是罪臣,所以他沒有資格被好好安葬。
皇帝的身份兒擺在那兒,也不大可能徇私枉法,因為天底下有這麼多雙眼睛盯著看,所以他根本沒有辦法有所舉動,本來他就對謝念安有所偏袒,這一次更得秉公執法,不能有一點兒偏頗,否則會留下話柄的。
最終,謝念安的屍體是蕭穆然和陸宛之給收的,沒有被扔在亂葬崗,給他找了一塊風景秀麗的地方給安葬了。
因為陸宛之和蕭穆然都知道謝念安的具體身世,所以心裡頗為感慨,謝念安的這一生都是很戲劇性的,他從出生就沒有得到原本該得到的東西,一生都過的坎坷,總是活在算計裡。
雖然有父親的疼愛,卻並不是可以光明正大的,他一直躲在陰影裡,見不得光,永遠都只能活在背光的陰溝裡,沒有重見天日的時候。
原本他費盡心機,機關算盡就是想要堂堂正正的活在陽光下,拿回屬於他自己的東西,結果到最後才發現機關算盡以後,他的執念竟然都是一場可笑的謊言。
原本屬於他的東西其實跟他完全沒有關係,這樣戲劇性的變化讓他像個小丑一般,十分無力。
謝念安的一輩子沒有一件兒順心的事情,他從出生開始就是一場悲劇,如果可以選擇,他大概都不願意出現生在這個世界上了。
陸宛之和蕭穆然對謝念安的身世十分唏噓,這麼久以來,他們鬥智鬥勇,一直把對方當作敵人,但其實他們兩個人是骨肉相連的親兄弟,身上流著相同的血,親兄弟之間自相殘殺,真是叫人心痛。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謝念安死了以後,他的家眷都沒有受到牽連,得到了善待。不過,謝念安的夫人和他伉儷情深,選擇了隨他而去,只留下了他們的孩子獨活在這個世界上。
蕭穆然可憐這個孩子,他在徵得了陸宛之的同意後,把那個孩子給收養了。
謝念安的孩子被保護的很好,沒有沾染上一點兒不好的東西,他的身上被保留了許多美好的特質,也許這就是謝念安刻意保護的,他淋過的雨就不願意再讓自己的孩子重新淋雨,他自己沒有得到的東西就要加倍的給他自己的孩子。
蕭穆然把那個孩子接回來以後,朝中引起了一場軒然大波,眾人議論紛紛,都在駁斥太子殿下這種行為,那個孩子身為罪臣之子,能留下一條命已經是萬幸了,怎麼能成為太子的養子呢?這簡直有違常理,簡直就是不可理喻!
但是皇帝知道蕭穆然的心思,所以很贊同他的做法,這一次蕭穆然的做法深得他心,所以他這次力保蕭穆然,將朝中那些議論紛紛的人都藉口整治了一番。
大臣們自己鬧騰了一段時間,眼見皇帝沒有一丁點兒動靜,所以逐漸都消停了下來。
後來,蕭穆然真的做到了把那個孩子視如己出,精心的培養著他長大,皇帝見了十分滿意。如此一來,那個孩子可以名正言順的叫他一聲皇祖父,可以寫在皇家族譜上了,成為了名正言順的皇家子嗣。
這一段時日發生了太多,陸宛之一時有些消化不過來,感覺突然之間身邊就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讓她有些措手不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