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侍郎對於陛下的聖旨感到十分的不滿意,所以骨子裡開始有了反叛的念頭,當然,他也付諸了實際行動。
張侍郎開始偷偷的和外邦的人聯絡,就是害死他女兒的那些人,他想要讓他們都去死,都下地獄。
但是這個前提是,他要先把最直接的人給解決掉。
人一旦在有些事情上太過在意了,就會變得很衝動,腦子裡空空蕩蕩的,沒有什麼計謀,只想著那個好的結果。
所以,結果可想而知。
張侍郎因為和外邦勾結,隨後還想要謀反被抓了起來。
這個訊息一經傳出,朝野上下都十分震驚,沒有一個人知道張侍郎居然能做出這樣的事情,因為張侍郎在朝中這麼些年,能夠保持中立還不被針對,就證明他是一個很難得的人才,他的腦子和能力都是很出眾的,只要能一直保持現狀,就能平步青雲。
加之,他與皇家結成了親家,又更多了一份助益,對於張家女兒死了的這件事情,大家都很同情,陛下也會出於種種原因,對張侍郎做出一些補償的。
所以,大家都不能理解為什麼張侍郎要自毀前程,甚至要賠上自己的性命。
其實,對於張侍郎的這個做法,陸宛之是有一種很欽佩的感情的,能夠為了女兒做到這樣的地步,足以能看出來,張侍郎對女兒的重視,朝中的那些人不能理解,就是因為他們根本就沒有真的愛自己的孩子,只不過把她們當做維權固寵的工具罷了。
像張侍郎這般真性情的人,陸宛之除了油然而生的敬意以外,再難用別的表達。
不過,要是張楚寧知道,自己拼盡全力為了救心愛的人而死,導致自己的父親聲名狼藉,成了一個讓人唾罵的叛徒,不僅丟了這麼些年經營的東西,還賠上了性命,她一定會很痛心的。
本來像張侍郎犯的事兒,是要滿門抄斬的,但是陛下念在張楚寧的份兒上,只單單處死了張侍郎一個人,張家剩下的人是被流放了。
至少保住了一條性命,比死了強太多。
陸宛之後來,偷偷的在張楚寧的墓前放了一件張侍郎的衣服,以讓他們父女二人能夠在地下相聚。
在後來的日子裡,她還是會經常想起這個笑起來很好看的女孩子,她真的很溫柔,很美好,讓人覺得可愛的不行。
尤其是那一天晚上,張楚寧對著陸宛之說出了自己的心裡話,是那樣的真誠,那樣的美好,那一天的場景,一直在陸宛之的腦子裡揮之不去,讓她一遍又一遍的想起這個可愛的姑娘。
那天,張楚寧說,她一直都覺得自己處在一個仰望的姿態上,也是從來都沒有想過自己會真的能夠得償所願,所以儘管現在她已經成為了太子妃,但是她卻不敢嫉妒太子和太子妃,她打心眼兒裡覺得,兩個人很是般配。
說出來這麼多真心話以後,張楚寧感覺自己的心裡輕鬆了很多,她好像把一直壓在身上的石頭給卸了下來,終於可以呼吸一口氣了。
當時的陸宛之,聽到了這些話以後,心裡有點替張楚寧覺得難過,一直以來,她都是知道張楚寧是非常非常的喜歡蕭穆然,本來她就很喜歡這個可愛的小姑娘,看著就十分討喜,後來發現她也從來不作妖,所以在很多時候,她都在和蕭穆然假裝恩愛的時候,在心裡對張楚寧有深深的愧疚感。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原以為張楚寧經常來找她是為了可以多見見蕭穆然,可以多接近一下蕭穆然,但是卻沒有想到,原來她竟是真的把自己當作一個還不錯的朋友。
那一天,陸宛之真的從心裡接納了張楚寧,是真心的想和她一起生活在東宮裡,相親相愛。
願意和自己喜歡的人所喜歡的人做朋友,本身對自己來說,就是一種很殘忍的行為。
所以,現在陸宛之更加心疼張楚寧了,但同時,她也很佩服張楚寧。如果換做是她的話,每天只能眼睜睜的看著自己所愛的人,和另一個人琴瑟和鳴,而自己連一個參與的資格都沒有,還要和他所喜歡的人做朋友,簡直就是對自己的懲罰。
從某個角度上,陸宛之覺得張楚寧是一個很勇敢的姑娘,她可以很大方的承認自己的喜歡,也可以很坦誠的和對方表露自己的心思。
能夠做到這樣的坦誠,是很難得的,在宮中,最難的就是坦誠,別說是坦誠,就算是真誠,都是很難得的事情。
人人都在爾虞我詐,人人都在為了自己的一己之利去爭鬥著,誰都不會讓別人看透自己的內心。
聽完這些話,陸宛之突然覺得張楚寧是一個很棒的女生,她看著張楚寧的眼神也有了很多不同於以往的感覺。
這是陸宛之在那一天,和張楚寧交心的全過程,也是她在後來的漫長歲月裡,想到張楚寧之後腦子裡蹦出來的畫面,她永遠都記得這個單純的姑娘,這麼熱烈和單純的愛著一個人,無關別的,只有愛,很單純的愛。
能夠這樣的愛一個人,是陸宛之都做不到的,她覺得張楚寧真是一個很勇敢很勇敢的女孩子,是讓她覺得很刮目相看的一個人。
喜歡重生之毒舌太子妃請大家收藏:()重生之毒舌太子妃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