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那以後,青羅再也沒有夢到這些奇奇怪怪的夢,她好像一夜之間就變得灑脫了一樣,不再執囿於這些能夠困住她的事情裡,對於祁旻,也不再像之前那麼容易傷心。
對於青羅這樣的變化,陸宛之也看在了眼睛裡,她雖然不明白青羅為什麼會在一夜之間變得如此灑脫,可是她卻十分為這樣的青羅感到開心,至少她不用再像以前一樣,被一個祁旻搞得夜不能寐。
這樣,陸宛之也就了卻了一樁心事。世間萬般傷痛,唯有情傷最難癒合,儘管難癒合,可是隻要自己能想開些,加上時間的幫忙,也未必不可能。
很快,陸宛之就有了突飛猛進的發展,他們的罪證蒐集的越來越多,但是卻還沒有到可以扳倒他們的地步。
與其等君入甕,不如自己設局。
陸宛之秉承著這樣的理念,打算來一個引蛇出洞,不論他們的目的是什麼,她現在可以確定的是,他們在努力的爭取那些保持中立的朝臣,想要把他們都拉下水,而有些立場不堅定的,就這麼被他們拖下了水,剩下的那些硬骨頭,他們是無論如何都啃不動的,則是會想個辦法,讓他們也沒有機會去倒戈到別人的陣營。
至於是什麼辦法嘛,參考陸家和陳家,就知道了。這種手段如出一轍,連最基本的湯藥都懶得換,可卻是百發百中,每一次都能夠達成目的,這倒是讓人很意外,很意想不到的。
但凡要做這種有風險的事情,就不可能有百分之一百的把握,所以一定會留下什麼破綻的,無論大小,總不可能做到完美無缺的。
陸宛之想了想,朝中現在該有的,保持中立的那些大臣們,最終把目光瞄準了戶部侍郎,江城。
江城是比起來,相對閱歷較為淺薄的一個官兒,因為他做的優秀,所以才被破格給提拔的,不像朝中的那些老狐狸們,各方勢力盤根錯節,搞不好就牽動了哪一根枝條。
而江城呢,則是清清白白,孤家寡人一個,還未來得及拉幫結派,就這麼單打獨鬥的在朝堂上沉浮。
如果站在他們的角度上來看,江城,是下一個最好的人選。而且更有意思的是,江城還未成成親,所以家裡只有自己和老母親一個,官職雖然已經到了戶部侍郎,家中卻還清貧的很,經常是揭不開鍋,他的那些少的可憐的俸祿,不僅要顧上家裡的種種開支,還要給他的老母親抓藥吃。
這一點,就很容易成為他的弱點,如果對方抓住他這個心裡,稍加暗示,就很容易讓他倒戈。因為沒有人能夠拒絕自己很需要的東西,誰也不行,它的誘惑真的太大了,如果不接受的話,這輩子可能都沒有幾次機會了。
所以,陸宛之覺得,這個江城是會答應的。她密切的觀察著江城的一舉一動,只有將他了解的足夠徹底,就可以抓住一個最好下手的地方,這種計謀,是隻有一次機會的。
如果這一次打草驚蛇了,她以後就再也不會有機會了。
陸宛之暗地裡在江城家附近和戶部附近安排了不少的暗衛,把江城的一舉一動都掌握在眼底,不能錯過一絲一毫。
江城最近的生活和往常一樣,都是三點一線,在戶部,朝堂,和家裡來回奔波著。
這樣的日子說不上來是好還是不好,反正是很容易讓人下手,如果是陸宛之的話,也會選擇對他下手的。
背景越乾淨的人,就越有利用價值,不管是官職大小,都是有用的,而且,最忌諱的是,如果一個人的背景很複雜的話,就會很難入到這些小團體裡裡。
大家都害怕承擔風險,尤其是在步步為營的宮裡,每個人都恨不得獨善其身,可卻不得不拉幫結派,加入到一些自己喜歡的或者不喜歡的團體。
這個世界上從來就沒有什麼自由,大家都是為了活著,為了活著才這麼努力的辛苦著,伴君如伴虎,在朝堂上如履薄冰是常態,可是,想必沒有人是喜歡這樣提心吊膽的生活的,人們十年苦讀,不眠不休的讀著那些聖賢書,不就是為了有朝一日能夠進入朝堂,建設國家嗎?
當然,一部分人是擁有這樣的胸懷和理想的,另一部分則是為了生活的溫飽,他們本來就是寒門出身,對於那些家國理想是有的,可前提是他們需要吃飽飯。
而江城這個戶部侍郎,就是典型的寒門學子。當年為了進京趕考,家裡為了他砸鍋賣鐵,一貧如洗,這才湊足了上京城的盤纏。
不過好在,家裡人的付出並沒有白費,江城很爭氣的考取了一個榜眼的好成績,被喜悅衝昏頭腦的他,原以為自己從此以後就官途坦蕩,高枕無憂了,可萬萬沒想到的是,一個普通如他一般的寒門學子,是沒有辦法真的像畫本子裡寫的那樣平步青雲的。
這個世界從來就不是公平的,對他而言,更是如此。從小的時候,他就付出了比別人都要艱苦十倍的努力,才能達到一個更高的高度,他最初其實也是有著一腔熱血,想要為自己所生活的這片土地做點兒什麼。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可是後來,生活狠狠的鞭策了他,把他那些空有的東西都擊的粉碎,不是有才華,就能擁有一切。
江城因為自己身上有一種來自讀書人的清冷優越感,所以一直以來,在朝堂裡都是一個格格不入的存在,不過好在陛下是不在意這些的,他看中的是一個人的學識和能力,所以江城才能這樣在朝中待下去。
自從升了官兒以後,江城就連忙在城中找了一家鏢局,連夜去把自己家中的老母親給請了過來。
聽說,原先他家中還有一個定了娃娃親的媳婦兒,可是後來不知怎的,自從他離家趕考以後,就與這個媳婦兒斷了聯絡。再次相遇的時候,那個姑娘已經成了別人的妻子,想當年,他赴京趕考的時候,有一部分盤纏還是這個姑娘給湊的呢。
所以這件事情一直是江城心中的一個意難平,他不明白,原先那麼苦那麼難熬的日子,兩個人都可以堅持下來,一直相互扶持著,慢慢的走下去。
可是等到他好不容易考上了榜眼,有能力給她更好的生活的時候,她卻嫁給了別人,難道真的說,有的人可以共苦,卻沒有辦法同甘嗎?
江城一直對這件事情耿耿於懷,陸宛之也注意到了這一點,一直密切的監察著他青梅竹馬的娃娃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