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蔭森重,層樓疊榭,陳留城內鎮東將軍曹操府邸。
“啪!”
將袁紹遣人送進來的文書擲在面前的案几上,曹操負手背對著郭嘉、荀攸、荀彧等幾位謀士怒斥道:“袁本初欺人太甚!”
荀彧、荀攸叔侄囁囁欲言,卻不知從何開始說起。
惟有郭嘉凝望著曹操,陷入深深的思慮的中…
十年苦寒,就期盼著能夠一朝飛天。
不過不像袁術現在實施的“科舉”,只要身世清白就能透過讀書出人頭地。
“舉孝廉”是一道坎,這是一道令人絕望的門檻,就算你熟讀百書,有管仲、樂毅之才,沒有他人的舉薦,一樣只會沉淪苦海,永不得超生。
思孟德過往,與袁紹袁本初的往事,孟德是官宦之後,為士林所輕,若無好的際遇,那麼他的這一生想必也只能這麼很平淡的過下去了。
袁紹是“四世三公”之後,不過由於是庶子,名不正言不順,他想要掌一家之主權柄,將袁術排斥在外,若不能做出一番“大事”來,想必也不會得償心願,有今日的成就。
孟德初為諸生,恰逢袁紹為繼父守孝,得張邈引見,兩人因緣際會在那時結交為好友。
孟德、袁紹年少好胡鬧,“好遊俠,與張孟卓、何伯求、吳子卿、許子遠、伍德瑜等皆為奔走之友”…
在袁紹培植自己勢力的同時,孟德衝鋒在前,棒殺蹇碩叔父、陳武案上書嗆聲,念及他祖上是宦官,郭嘉只覺得曹操曹孟德能取得今日的成就不容易。
誰會無故去辱罵自己的祖宗,誰會拿先人的惡事去裝點自己的門楣?
從“有權數而任俠放蕩,不治行業,故世人之未之奇也。”到“惟梁國橋玄、南陽何顒異焉”,世人士林對他的看法在改變,難道真是因為孟德已經從原來的他變換成了另外一個他?
橋玄、何顒等都是袁紹的人,這樣的風評,可以看作是孟德付出那麼多之後袁紹投李還桃,提攜了一把。
然而,出身宦官世家,而又反對宦官,這樣的做法豈會讓他人滿意?
於是便有了由“洛陽北部尉”左遷“頓丘令”,然後“從妹夫強侯宋奇被誅,從坐免官”,到最後“恐為家禍,常託疾病,輒告歸鄉里”。
不管如何,孟德的聲望算是有了,有了聲望也就意味著仕途不會因他的出身而停滯不前,孟德他接下來所要做的便是…
為袁紹表為東郡太守之際,孟德亦表鮑信為濟北相,鮑信是袁紹的人,這樣的往來對於當時的兩人都默契的很。
東郡隸屬兗州,兗州又處中原,彼時劉岱為兗州刺史。
劉岱是什麼樣的人,郭嘉覺得不好評說。
庸庸碌碌之輩?
這天下像是這樣的人有很多很多,多的數不過來。
那時候,青州黃巾入寇,刺史“欲擊之”,欲擊之…
劉岱他行嗎?
不過當時鮑信站出來勸說,宜守不宜攻。
其實這才合他劉岱的心思,不過鮑信是袁紹的人,劉岱則是兗州士人派,不歸袁紹管,假如聽了鮑信的話,那不就是好像在說,我的見識還不如對頭嗎?
於是就發生了“岱不從,遂與戰,果為所殺”,後來孟德就領了兗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