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因很簡單,像是陳群這樣的人,他不僅僅是一個人,在他身後還有一家子人。
民以食為天,這樣的話能夠流傳到千古之後,不是沒有道理的。
見陳宮還不曾離去,袁術便又道:“孫策的主力軍勢在這裡,如今孫堅剛剛去世,假如此次一戰,他未能報仇雪恨…”
陳宮明白了,孫堅有那個能力,有那樣的威名能夠鎮住整個江東,使得宵小之輩不敢亂來,不過孫策就不一樣了。
現在正值人心惶惶,軍心不穩的時候,假使孫策在這裡再吃了一次敗仗,那整個江東陣營就會分崩離析,是個人都會考慮個人的前途。
是繼續留下來輔佐幼主,還是投靠他人?
當然,孫策假如取得了勝利,穩定民心軍心,主公亦可揮軍擊之,破滅其軍勢,讓其來之不易剛剛恢復建立起來的一點信心,迅速熄滅掉,等到將這一路兵馬消滅,而後再圖江東,那就是摧枯拉朽之勢,攻城拔寨不費吹灰之力了!
陳宮點點頭,告退而去後,袁術站立在這星空下良久,久久不曾說話,像是在哀悼剛剛離世的那一位摯友。
袁術真心把孫堅當成是朋友一樣看待,就算有著這樣那般的事情發生,但縱究歸為一句話,處在亂世當中,有的人能夠安於現狀,而有的人就有大志,想要改天換地。
孫堅就是有著大志那一位,自己與他在私交方面沒有錯,像是在南陽之時,他拿著玉璽想歸江東…,在周昕出現的時候,他能迅速做出判斷,單人入營與自己溝通,協商之後的戰事。
之後,經歷了很多,就算在江面上相互廝殺,訂立盟約,這其中難道沒有一點點情誼在嗎?
這是兩個仇人之間能夠做到的事情嗎?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那時,他孫堅未嘗沒有攻取荊襄,而後從那裡出兵討伐中原的心思,只是劉表這個坐守之賊,真的名副其實啊。
荊州是根難啃的骨頭。
現在他孫堅死了,死在了令人意想不到的人的手裡。
袁術曾經想過,孫堅他會死在荊州,或許也可能死在手裡,又或者是曹操,就是沒有想到會是遠在河北的袁紹。
翌日,袁術還不曾起床,劉備就上門求見過來。
在喬小妹的服侍下,袁術漱口,早餐沒來得及吃一口,就出來見劉備。
喝了一大口早茶,剛剛放下,分賓主落座的劉備就站起身來道:“我聽聞公路公帳下諸營都在傳…”
稍待,劉備臉色一正,施禮道:“備謝過公路公好意,但面前的下邳城非是沒有奪回的可能,公路聽我一言,我昨日已遣人去往彭城,令元龍提兵過來。”
“元龍麾下人馬雖然不多,但亦有將近萬餘,用此兵,對上城中袁譚、曹操兩人,並非毫無勝算。”
陳登之彭城,至多也就五千兵馬,早有圖謀徐州的打算,別以為我不清楚,五千兵馬,這還是往大講了,假使帶上新丁壯勇,或許還真有萬人。
不過那樣一來之後,劉備就是傾巢而出了,攻不下下邳,基本就宣告著他這一位徐州牧名不副實。
或許自己讓陳宮放出的訊息,讓他明曉了就算敗掉這麼些兵馬,依舊能夠有塊落腳地,故而不惜一切打算將下邳奪回。
再念及,陳宮能夠得到的訊息,他劉備未必就不會沒有聽說。
袁術仔細瞅著劉備好一陣,見他一臉的迷茫,實在分辨不出,他將陳登給調遣過來是為了防止背叛事件的發生,還是其他。
陳珪是陳登的父親,現在陳珪投靠了孫策,如今這個世道又是父慈子孝的年代,假如陳珪一紙文書過來,就算是袁術自己亦猜測不出,陳登是否會繼續待在劉備帳下為臣,還是響應其父,投向江東孫策。
喜歡袁術天下請大家收藏:()袁術天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