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章的橋蕤,袁術原意不想替換他,不過“一條龍”的華歆出現了,那麼豫章太守這個位置就留給了他。
袁術不待見華歆,聽到這人的名字,就像有種遇見就會弄死此人的強烈牴觸感,欲罷不能,袁術根本無意與此人相見,遂打發他去豫章。
華歆,字子魚,平原高唐人,當世名士。
與他聯絡在一起的有邴原、管寧,時稱“一條龍”,其中華歆是龍頭,邴原是龍腹,而管寧是龍尾。
華歆此人早年拜太尉陳球為師,與盧植、鄭玄、管寧等為同門,靈帝時華歆被舉為孝廉,任郎中,因病去官,後又被何進徵召為尚書郎。
華歆歷來很清廉,享有清譽,但他做的一件事很令袁術反感。
那是在曹操去世,曹丕繼位魏王后發生的事情。
曹丕拜華歆為相國,安樂鄉侯同年十二月,曹丕篡漢稱帝,華歆登壇主持受禪儀式,向曹丕獻上皇帝璽綬。
這麼樣一個人將來自己稱帝的時候,拿出來一用倒是可以,假如整天低頭不見抬頭見的話,袁術可以很肯定告訴別人道:“我一定會毫無來由的砍了他!”
那麼華歆為什麼要在這個時候投向袁術?
這個問題說來也簡單,馬日磾來武平了。
馬日磾,字翁叔,扶風茂陵人,經學大師馬融之族孫。
馬日磾年輕時即繼承馬融學說,以才學入仕。曾任諫議大夫,與蔡邕、盧植等人東觀典校官藏的《五經》記傳,並參與續寫《東觀漢記》。後歷任射聲校尉、太尉、太常等職。
袁術能夠記得馬日磾這個人,是因為在歷史上曾經發生過這麼一件事。
初平三年,長安挾天子的李傕任命馬日磾為太傅、錄尚書事,與太僕趙岐共同出使關東。他到壽春袁術處後,對其多有所求,遭袁術輕鄙,袁術遂奪其符節,隨意徵辟將士,並企圖強迫馬日磾任其軍師,馬日磾求去不能,憂憤發病,於興平元年卒於壽春。
這整件事說來就是一個笑話,當然那是站在現在袁術的角度來看,在他馬日磾本人而言,則是一件令他激憤的惡劣事件,假如提前知道這件事的話,馬日磾必定視袁術為仇寇,怎麼還敢來武平?
而華歆此人…
當今天子派太傅馬日磾安撫關東諸侯,過函谷關之時,馬日磾召華歆做了掾屬。
華歆他是先導官,是過來探聽口風的。
不論是華歆,還是馬日磾,實際上袁術都不想見此兩人,不過念及豫章那塊地屬於棄之可惜,食之無味的飛地,將華歆送到他本該待的位置上,袁術覺得無所謂了,反正諸葛玄一家老小已經被自己拿下了,管他華歆在豫章幹什麼。
豫章就此有了合適的太守,而其他數州郡縣主政官人選,袁術一時不能決。
唸叨起此事,袁術覺得頗為麻煩,便拖了下來,欲想等眾人都到齊之後,再決之。
喜歡袁術天下請大家收藏:()袁術天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