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瞭此事,有些意唏噓,袁術原不想再問什麼,不過這個諸葛玄倒是個能說會道之輩,接著就聽他講道:“中原繁華,邊疆貧瘠,若我所料不差的話,大人所在意的還是荊襄,而非是區區豫章一地,更不必說荊南四郡了。”
袁術愕然,默默傾聽不答。
“大人與孫堅去歲一戰,已傳到此地,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如今這個世道啊,也是這樣。”
“大人聽我一言,孫堅於興義之中有忠烈之名,然吳人輕而無謀,自古記之矣。孫堅得神器而潛匿不言,此為陰懷異志,豈所謂忠臣者乎?”
“孫堅無王霸器,由此可見一斑。”
“又堅每戰披甲輕騎從敵,毫無人主之相,豈不聞千金之子坐不垂堂,百金之子不騎衡?孫堅,命理堪憂!”
寥寥數句,道盡孫堅的性情與本質,說得袁術張目結舌,愣愣無語。
“反觀刺史大人,拔廬江,受降陸康,隨即用其才,施其政,科舉一事,老夫雖居豫章,亦仰慕豔羨不已,可惜天不遂人願,季寧公…”
陸康的離世,對己實在是一件憾事,少了這麼一個人在身側,袁術現在對治下諸郡縣的管理可謂一塌糊塗,當然之前也不是他在理政,不過現在麼,更加能夠體會到這一點。
拿人事任命來說吧,現在自己治下有汝南、廬江、九江,加上剛剛取得的豫章,也就四郡了,這四郡之地,每一塊地都必須要有一位太守,而人選呢?
有陸康在,袁術自覺得不必擔心什麼,大不了失幾塊地,而壽春終究是不會丟掉的,而現在呢?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區區幾個黃巾餘孽攻汝南,就讓自己一刻不得安寧,老會惦記閻象是不是已經丟了汝南,遁走壽春?
豫章非是久居之地,在將諸葛玄舉家搬遷至壽春之際,袁術留下了橋蕤為此地太守,張承、張範、張昭三兄弟輔佐理事,就撤兵回廬江。
不想去蹚江夏那攤渾水,接下來就看孫堅自己的運氣,假如他熬過這一關,對於將來…
袁術就完全失了方向,這個世界與原來記憶中的世界完全不一樣了,自己得細細考慮,然後再決定下一步該怎麼走。
假如孫堅確死在黃祖手裡,盟約什麼的就不要糾結了,直接麾兵殺向江東!
居廬江不久,先是汝南的訊息傳了過來,何儀、劉闢、黃邵、何曼引眾攻城,閻象死守拒之,約近半個月後,此數人見城池固若金湯,確是不可下,乃引兵散去。
隨後而到書信表明,這並非是閻象死守之力,而是陳到來到了自己帳下效力!
在出徵豫章之前,袁術自己其實已經有了放棄汝南的打算,只是沒有說出口而已,現在這個結果令人欣喜,讓人鼓舞。
最終雖然沒有見到魏延的蹤影,但陳到來了,也算是一件喜事啊。
其後,可能是今年最大的一則訊息了,董卓之死傳遍天下!
董卓死在呂布手中!
眼前浮現出鳳儀亭,貂蟬、呂布兩人幽會的場景,袁術只是嘆了一聲,這種事情完全不可避免,自己的影響現在來說還是小了點,長安距離揚州實在太過遙遠,歷史依然沿著它固有的軌跡前進,不曾改變。
喜歡袁術天下請大家收藏:()袁術天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