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仁肇想了想,一邊撤退,一邊告訴楊璉,吳越軍就在後方。
楊璉表示明白,林仁肇撤退之後,他也選擇了撤退。吳越軍在後緊緊追趕,形勢一下子轉變了過來,剛才是唐軍追擊吳越軍,現在吳越軍發動了反擊。
“殺,一個不留!”邵可遷咬牙切齒地說道,這些日子以來,他一直覺得很憋屈,如今有了好機會,怎能不好好發洩一番呢?
“喏!”吳越軍士兵齊聲吶喊,人人帶著喜色。
“唐軍必敗!”邵可遷想起了歷史上的赤壁之戰,當初美周郎靠的就是火攻,一舉擊敗了曹操,如今他也使用火攻,一舉擊潰唐軍水師。邵可遷清楚,唐軍最為精銳的水師楊璉部都在這裡,只要楊璉敗了,唐軍其他水師將不是對手。
如果說,這一戰甚至能把楊璉擒獲,整個吳越國的戰事很有可能就會被扭轉,越州、明州、舟山等地為數不多的唐軍就會崩潰,吳越國就能收複大量的國土。
吳程臉上笑的宛如撿到了黃金,不停地誇獎著邵可遷,表示這一戰他一定為邵可遷請功。
就在兩軍激戰的時候,遠在杭州的錢弘俶顯得十分緊張,他知道,水師這一戰關繫著吳越國的安危,他希望邵可遷能打贏這一戰。邵可遷與林仁肇在錢塘江上激戰的時候,斥候不停在杭州城穿梭,把訊息告訴錢弘俶。
聽見邵可遷一路西退的時候,錢弘俶忍不住握緊了拳頭,他知道唐軍勢大,但邵可遷為何如此不堪一擊?錢弘俶覺得心情十分糟糕,如果水師敗了,後果實在是不堪設想。
吳越國過了這麼多年,當年的良將一個個的去世,剩下能帶兵的將領也不多了。以前吳越國能夠對抗大唐,是因為李璟喜歡用文人帶兵,那些個陳覺、馮延巳、查文徽等人,帶兵能力並不強,所以以前吳越國對大唐的勝率還是挺高的。
可是,楊璉的橫空出世,讓錢氏很是頭疼,自從楊璉出現之後,常州的戰事有他,福州的戰事有他,如今還是有他。錢弘俶清晰的記得,當年吳越派人去挾持齊王的女兒,就是被這個該死的楊璉給救了。
錢弘俶想了半響,心中十分焦慮,便帶著士兵趕去錢江縣。半路上,他得到訊息,說是邵可遷已經開始反攻。錢弘俶加快了速度,趕到城頭上的時候,邵可遷正在帥兵追擊楊璉。
對於楊璉的主艦,邵可遷有著特別的興趣,擒賊先擒王,這是常識,楊璉若是被擒,戰事就基本結束了,更何況他早有安排,在下游弄了好幾條鐵鎖鏈,唐軍被牢牢堵住,根本逃不出去,只要大火順流而下,唐軍所有的戰艦都會被燒成灰燼。
為了給唐軍壓力,邵可遷不斷把火船推出,火船沿江而下,有的靠近蘆葦,把蘆葦都點燃了,濃煙沖天,就連在杭州城北駐紮的周宗也看見了。
周宗知道楊璉近期會出擊,錢塘江上的激戰瞞不過他的耳目,對於楊璉,周宗的心態是複雜的,他知道自己獨立難以拿下杭州,所以希望楊璉能夠取勝,這樣能分擔一部分壓力;另一方面,他又希望楊璉失敗,最好被吳越國生擒,這樣很多事情他就不用擔心了。最不濟,楊璉戰敗,陛下對他逐漸喪失了信任,也是可以的。
周宗派人去探查情況,水師的戰況會改變他的決策。
唐軍戰艦的速度比較快,退了三裡多的路程後,楊璉發現有些不妙了,唐軍戰艦的速度越來越慢,難道是吳越國隱藏的水師出擊,擋住了撤退的路?楊璉正在思考的時候,旗手把訊息帶回來了。
唐軍在下游鐵鎖橫江,把路都給堵截了。戰艦擠成一團,朱琦也看見了,逐漸退了出來,這個時候,他已經把尖木樁給拆除了一半,投石器在不斷的拋射下,水寨的大門被拆除了一部分,但還不足以攻入水寨。
朱琦望著杭州水寨的大門嘆息了一聲,難道他也要撤退?
火船的速度雖然稍慢,但隨著邵可遷不斷點燃火船,江面上已經成為火海,大量的蘆葦被點燃,火勢越來越大了。楊璉的臉也被映紅了,他站在船邊,指揮著士兵上前,士兵們把竹竿伸出,支開火船。
吳越軍的火船又大又沉,光靠竹竿無法支開火船,隨著火船的靠近,士兵們覺得越來越熱,額頭上大汗淋漓。
“還真是厲害啊。”楊璉笑了笑,臉上的凝重之色越來越濃了,整個江面已經被大火所覆蓋,眸子裡,紅紅的一片。
楊璉仔細觀察了一番,冷哼了一聲,這時主艦離杭州水寨已經不遠,楊璉便下令朝著杭州水寨奔了過去。
鐵索傍,唐軍士兵正在奮力砍斷鐵索,可是邵可遷的準備很是充分,鐵索很粗,也很結實,士兵們提刀砍了半響,除在鐵索上留下深淺不一的白點之外,一點作用也沒有。
不少唐軍急出了一身冷汗,若是戰艦都被點燃了,他們該怎麼辦?
唐軍戰艦的空間不斷被壓縮,情況越來越危險,吳程和邵可遷對視了一眼,嘴角微微翹起。
“邵指揮,唐軍已經到了窮途末路了,以老夫之見,繼續火攻,燒死這些可惡的唐人。”吳程說道。
邵可遷點點頭,他在腦子裡已經能想象出唐軍士兵在大火中掙紮的模樣了,他不由咧開嘴一笑,指著前方,道:“吳尚書,這一戰,一定會讓唐軍聞風喪膽,以後再也不敢侵犯吳越!”
“哈哈!”吳程見優勢大定,不由哈哈大笑起來。
離火勢最近的唐軍戰艦都取出了竹竿,拼命地抵住了火船,不讓它靠近。大火吞沒了竹竿,士兵們把竹竿放進江水裡,浸了浸,再提出來,繼續阻擋著火勢。
楊璉仔細觀察著,忽然,他笑了笑,既然堵不住,那不如讓火船順流而下,他立刻發出命令,戰艦都集中在中間,放一把火,先把岸邊的蘆葦一把火都燒光了。
“唐軍這是自尋死路!”邵可遷說道,在他看來,唐軍把兩岸的蘆葦點燃,這不是自尋死路嗎?他哈哈大笑,既然唐軍想要點火,那他不妨再幫一把。繼續下令,吳越軍把餘下十幾艘裝滿了柴薪的船推了出來,點燃了,繼續任其順流而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