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以為集結燕城最強的部隊,能夠與李耀對抗一二,可李耀這才劈出了幾刀,側翼的燕軍就已經開始出現傷亡。
而此時燕城守軍的狀況也同樣不妙,被李耀轟出了缺口後,寒國軍隊就像是沒了大壩的洪水,瘋狂的朝著燕城湧去。
城中將領雖然謹記著趙紀的吩咐,在防禦陣法破碎後就已經做好了撤退的準備。
可不管怎麼說,還是要有人留下來斷後的,畢竟趙紀和燕軍不過五百來人,根本不可能在牽制李耀的同時,還能擋住寒國計程車兵。
如今乃是戰爭最緊要的關頭,不管是寒國一方還是燕城,都在傾盡自身所能去應戰敵人。
一直以來都能壓著寒國軍隊打的燕城士兵,如今卻因為少了趙紀以及燕軍作為尖刀,反過來被有了援軍的寒國壓著打。
要知赤魔可是帶了不少下屬來協助寒國軍隊,雖然赤魔被防禦陣法擊退,可他帶來的那些下屬還在呢。
別看雙方的隊伍都有幾十萬人,可修為能夠到達三四階的人卻是少之又少。
二階想要突破至三階本就是一個坎,除了個別背後有勢力提供資源外,從軍之人又有多少能夠憑藉天賦突破至三階。
而幾十萬將士中,大多數都是一階修為計程車兵,只有一些個百夫長這樣的小軍官,才是二階修為。
而軍職更高的千夫長或者是什麼雜牌將領,才會由三階修士擔任。
可幾十萬將士中又能有多少個千夫長,像是寒國近五十萬大軍,最多不過五六百這種層次的軍官。
而且因為國力孱弱,不能供養出修為強大的軍官,有不少小軍官都還只是二階巔峰的修為。
而燕城士兵雖然少一些,可兵員的個體修為卻高出寒國一些,再加上精良的裝備,所以燕城才能一直壓著寒國打。
可如今寒國有了援手,三四階的中堅力量,赤魔足足帶來百來人,直接讓寒國的實力憑空大漲了一截。
雖然赤魔那些手下都是透過一些外物堆上的修為,可那也是三四階的修士。
單個與燕城將領打鬥,或許不是燕城將領的對手,可如今可是在戰場上,誰會給你單打獨鬥的機會。
三四階修士又不是五階那種可以無視人海戰術的高手,一擊之下就能滅掉一大片的低階修士。
所以燕城如今就是面臨著,對方的高手帶著遠超己方數量計程車兵圍攻著自己。
這種情況下,或許修為強大的四階修士還能穿過人海,在沒有五階強者阻攔下逃離戰場。
可燕城將士並不是寒國之人,他們要帶著自己麾下的兄弟退回去。
這不僅僅是因為趙紀下達的命令,更多的是戰友之間的情義。
在燕城,常年與寒國交戰,燕城諸多將士之間都有著極其深厚的戰場情誼。
或許會有一些膽小怯懦之輩,可大部分都是鐵骨錚錚的漢子。
值此關頭,就算燕城的四階將領有逃生的能力,也不會輕易放棄自己的同袍。
腦海中閃過趙紀之前下的命令,那可是讓他們帶著麾下弟兄退回後方城池,而不是讓他們獨自一人逃生。
想到這些,燕城的將領們不由得激起了心中的戰意。
而燕城中的諸多世家已經察覺到燕城的形式已經不可挽救,大多數人都已經忘記了董全之前所說的話。
紛紛集結自家族人,收拾好家中的物資,企圖趁亂逃出燕城。
對於大多數世家來說,家族才是他們最在意的,什麼國傢什麼民眾,遠遠沒有自家利益重要。
逃出燕城,就算沒了燕城中的產業,但只要家族力量還在,手中的資源沒有丟失,那他們總有東山再起的一天。
可若是陪著燕城將士抵抗寒國,那他們將會付出極大的代價,到時候別說能不能東山再起了,能不能保得住性命都是問題。
以李家為代表的諸多世家,此時早已做好了準備,只待寒國與燕城守軍戰鬥至最關鍵之時,便一舉逃出燕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