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射的剿匪升官,引起了許多人的注意,要知道,七歲的縣令兼中郎將,這不是那麼容易就會出現的,整個歷史上也是稀缺的。
更何況,黃射更多的是靠自己的實力獲得的榮譽與地位,而不像他父親黃祖,說的不好聽,黃祖的太守那是州牧劉表為了拉攏江夏黃家的勢力而給的,而且更多的還是利用,是劉表對抗東吳的急先鋒。
由於劉表的消極保守的治理,身處亂世的江夏郡守說是替罪羊也不為過。
所以,黃射的出現,徹底改變了各地對江夏黃家的看法,不少勢力開始因此與黃家交流溝通和聯姻等,當然也有不少勢力人物開始刺殺黃射或者腐敗他,總之是要把黃射扼殺在搖籃裡,比如孫策、劉表等等。
不僅如此,黃射的崛起,還引起了其父黃祖的羨慕嫉妒恨,並且開始學習黃射,想要鞏固自己一家之主的地位,想要把兒子比下去啊。
比如安置難民、辦學墾荒等,有著新招攬的部下協助,比如潘然等,倒也處理的不錯了,一時間,江夏大治,黃祖從而得了民心,政通人和。
又比如剿匪,從而江夏郡的江南數縣匪盜倒黴了,黃射在黃氏兵法中稱此以戰養戰,而且透過剿匪獲得財富的巨大誘惑,讓黃祖喜歡上了這種“以戰養戰”的剿匪運動,竟然恨匪盜太少了。
不幸的是,有一次黃祖遇上了黃巾渠帥餘孽黃龍,幾經大戰,最後還是黃射出手收服了黃龍並招攬為將。
黃龍本身的武力值並不高,只有中級武將的修為,主要是他的弟弟黃華,竟然有著一流謀士的潛質,能夠隨同黃龍一同被招攬過來,這也算是意外之喜了。
黃華的謀士之才,黃祖深有體會,既然被招攬過來了,黃祖立即要求黃華為他的江夏軍幕僚,準備任命為軍師之職。
黃龍兄弟帶領黃巾軍從北到南轉戰了大半個國家,是歷史上為數不多的能夠善始善終的黃巾軍渠帥之一,這不能不說他的強大和狡猾。
不過說到底,黃龍兄弟能夠獲得如此戰績,與他們非常擅長運動戰、遊擊作戰,通曉天文地理有關。
甚至後世有人研究猜測說:黃龍是唐末農民起義領袖黃巢的先祖,從這點來看不無道理,簡直是歷史傳承嘛。
不過,剿匪雖然有其好處,也就是以戰養戰發橫財,但是也有壞處,最為主要的是戰爭終究是一種破壞,建設發展才是長治久安的根本。而且以戰養戰容易招惹仇家,要是遇到硬骨頭就倒黴了,黃射父子就因此被刺殺過,被威脅過,甚至遇到無法戰勝的敵人而身陷險地。
後來,他父親黃祖是很少剿匪了,有些怕了。黃射有“競陵四將”的守護,倒是無恙,但是難保敵人不對自己親人朋友下手啊,所以也得小心謹慎。
雖然黃射盡力避免惡性競爭,也依然不可避免地讓父子間的矛盾加深,一場父子間的對抗演練從而爆發。
原來事件的導火線,是暗組成員執行任務的時候由於需要,尋求黃祖的幫助被拒絕了,這給黃射造成了不小的損失,還好事情處理的及時,黃射集團也因此明白了黃射父子的矛盾,開始有意識地區別對待。
這件事的緣由,其實是黃祖不服其子黃射如日中天的發展勢頭,於是,以黃射及其部下年紀太小為由,消極怠慢甚至拒絕繼續扶持黃射的發展。
黃射有了自己的勢力和經濟來源,對此到也不在乎,只是要求參與對吳作戰時,又被拒絕。受到江夏發展的巨大影響,黃祖手下新增大將魏延、潘俊、徐盛、宋忠、淩操等,對抗東吳也有一戰之力。
黃射沒辦法,去找黃老夫人以及荊州劉表說情,劉表倒是願意看到黃祖父子不和,不僅不勸和,反而暗中作梗,表面上卻是一副和事佬的長者姿態。對此,明白人都是心知肚明的,然後又劉表做主,決定黃祖父子進行對抗演練,證明黃射部下的能力。
軍事演練和對抗賽,是黃射引進現代軍事訓練的做法,也是他首先倡導和進行的訓練科目,開始是由江夏童子軍的內部演練,然後是少年軍、新軍等,現在已經是黃射軍事集團內部必要的訓練科目。
可以說,軍事演練在黃射的軍訓中,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這也算是黃射軍事集團的獨有特色。
這樣的對抗賽很顯然對黃祖不公平,劉表的意思,就是要讓原本就心眼小的黃祖對於其子更加不滿和束縛,這是很明顯的陽謀。
不過,既然劉表發話要求了,黃祖父子也是沒辦法,黃祖明知是被打臉的事,而且還是被親兒子打臉,卻也只能把臉伸過去,照做著等著被打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