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廷應對叛軍的一系列舉措還是收到了成效,李琬郭子儀鎮守潼關,令顏真卿襲擾河北,並且令李光弼揮師北上,作為策應,包圍洛陽。
李琬和郭子儀李默堅守潼關,令叛軍的兵鋒受挫,為全國的兵馬糧草調動贏得了時間。
河北義軍蜂擁而至與叛軍對峙,起義大旗蔓延河北二十四郡,其中以顏真卿兄弟最為著名。
北有顏真卿,西有李琬,南有李光弼,已經形成了對叛軍的包圍之勢。
紅妝的四眼棋局,三局已破,反攻時機已到,太子、劉羨之和兵部將這一戰略構想告訴李隆基,李隆基深以為然。
李隆基和太子、劉羨之群臣商議之後,下旨,與叛軍決戰。
出兵方略已定,此戰勢在必行,朝廷上下齊心協力,此戰就是剿滅叛軍的關鍵一戰。
兩天後,李琬舉行了出關儀式,大軍離開潼關向陝郡方向開拔。
自潼關至陝郡的地勢較為狹長,北面有黃河,南面有山,大軍出關之後,綿延七十幾裡。
大軍穩紮穩打進軍三日,並沒有發現叛軍。
上午,先鋒哨騎來報,發現陝郡附近的叛軍駐軍。
李琬下令,指派的先鋒迅速進攻此股叛軍,一探虛實。
先鋒騎兵部隊向駐守在西原的叛軍進攻,發揮騎兵機動性的優勢,這股叛軍不敵,開始突圍。
李琬和郭子儀站在高地上,看著遠方的戰況。
李琬道:“你看出來了嗎?”
“若敵軍佯裝敗退,會退向一個方向,而他們是四散逃散。”
“你認為他們是佯裝敗退?”
郭子儀道:“大帥,若叛軍發現唐軍停止追擊,若此時叛軍收攏這些殘兵,那就說明有問題。”
李琬眯著眼睛觀察這前方塵土飛揚的陣地,“叛軍還是在四散奔逃,向關隘方向撤退。”
郭子儀道:“他們敗退卻比我們想象中的還快。”
李琬沉思了很久,“傳我將領,各軍不可輕易冒進,影響整體方略。”
郭子儀道:“是。”
十二萬唐軍在陝郡駐紮了下來。
李琬的顧慮並沒有錯,此刻叛軍的十萬精銳就在關隘的四周。
史思明將每一個細節都計劃的很好,他自信這些都沒有露出絲毫破綻,但是他沒有想到唐軍居然沒有繼續追擊。
他本來手中緊緊握著劍柄,但是現在他的手又漸漸地放鬆了。
夕陽將周圍的樹林映出淡淡的光華,遠方唐軍騎兵的鎧甲反映出的整齊光線,這些光線並沒有繼續向前移動。
唐軍就像是海市蜃樓的一道光牆,穩定的駐紮在陝郡。
一陣風吹來,樹林沙沙作響,一種夾雜這興奮和緊張的情緒在整個樹林中,在十萬叛軍中蔓延,他們注視這遠方唐軍鎧甲反射出的光牆,在等待這一場宿命般的對決。
史思明鮮紅的披風在微風中飛揚,雙虎肩鎧甲閃現著獨有的光華。
從樹林走出一個人,這個人是嚴莊,他看了一眼遠方,又看了一眼史思明,稟告道:“大帥,唐軍已經全部駐紮至陝郡,李琬令哨騎一直巡視著正西方向。”
史思明用一種沉鬱的語氣道:“除了一個高地之外其餘皆是平原,他們一定想不到,我會先把騎兵隱藏起來,我算準他們定會展開陣形向前推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