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樓蘭兵變一案中,城外突然出現吐蕃軍,劉羨之對此事也頗為重視,最終查明吐蕃軍悄無聲息的進入西域,是因為毗沙都督叛唐,吐蕃軍利用地道從邊境進入西域,因此唐軍不能發現吐蕃軍的行蹤。
毗沙都督是吐谷渾人王族,大唐冊封其為都督,守護西域南方的邊界,現在最令人擔憂的是,吐蕃到底功過陂沙府潛入了多少軍隊。
張修將此事稟告了榮王和蘇正見,蘇正見作為西域主帥立即召集眾人,商議此事。
節度使鎮遠將軍蘇正見一來到將軍府就來到了正廳的清雅閣,並吩咐下人,任何人不得打擾他,他要處理緊急軍務。
大廳之中站著三個人,李琬,蘇正見,張修。
李琬道:“雖然毗沙都督叛唐,但是若如初龐大的一支軍進入西域,唐軍的哨騎不肯能毫無察覺。”
“是透過吐谷渾的密道進入西域的。”張修沉聲道:“當年吐谷渾為了抵抗吐蕃是暗中修建了很多秘道,用於藏兵和囤積糧草,吐蕃滅亡了吐谷渾之後,便掌握了這些密道的地圖,吐蕃軍雖然攻陷毗沙府,但是想要進入西域定然會被唐軍發現,因此吐蕃軍便利用這些秘密的密道,化整為零,潛入西域腹地。”
“西域果然隱藏著一個最可怕的計劃。”李琬神情有些嚴肅,“也就是說當時出現在樓蘭的吐蕃軍只是一部分。”
蘇正見道:“殿下,我現在就派出精銳騎兵偽裝成商隊,沿著吐谷渾的邊界進行查探,找尋吐蕃奇兵所在。”
張修道:“王大使所言極是,吐蕃軍的人數和動向未明,我們需要進一步查探。殿下,蘇將軍,軍情緊急,此事要稟告朝廷。”
雖然劉羨之已經提前進行了應對,但是兵戰之事定要有具體的情報,因此張修建議由節度使親自向朝廷稟明目前的情況。
李琬通曉軍事,也知道目前情況的嚴重性。“不排除戰役擴大的可能性,稟明朝廷,令隴右軍力支援安西,形成甕中捉鼈之勢。”
蘇正見也認同李琬和張修的意見,蘇正見道:“兵力支援一事,我已經在塘報中寫明,既然殿下和張大人贊成,我現在就令人火速送出。”說罷傳來兵士,囑咐士兵快馬加鞭。
李琬表情有些嚴肅,在大廳中走了幾步停了下來,“紅妝隱藏如此之深,計劃如此之周密,依靠軍報實難做出判斷,因此太子殿下囑託我定要重視張大人的情報,依靠情報推知敵人的行動,我們才能提前防備。蘇大使提調安西兵馬,張大人探查情報細微,紅妝乃大唐心腹大患,此次定要鏟除紅妝。”
蘇正見和張修皆行了一禮,“是,殿下。”
天色已經暗了下來,班察波光的身上穿的是一件丫鬟的衣服,將自己的發飾盤成雙環髻,她四周打量了一下,來到了二進院,她端著茶具安靜地沿著長廊,小心翼翼地穿過石子小徑,朝著清雅閣走了過去。
她將耳朵輕輕地貼在清雅閣的門口,過了一陣,他輕輕的推開了門,閃身進去,關上了門。
班察波光朝內堂的一個紅木書架子走過去,書架上有一個方形的木匣子,木匣子上有一個銀色小鎖,班察波光拿出一個銀針,輕輕朝鎖孔插去,只聽一聲輕響,銀色的鎖扣開啟,班察波光眼睛一亮,開啟了木匣,木匣內裝著一張泛黃的羊皮紙,班察波光趕緊開啟這張羊皮紙,羊皮紙上寫著幾個工整的楷書“大唐安西兵力佈防圖”。
班察波光趕緊將這張圖裝入一個布袋內,然後塞入腰間。
她小心翼翼地從清雅閣走出來,沿著小徑來到了二進院的花園中。
這是突然傳來一個熟悉的聲音,“班察波光姑娘?”
班察波光大驚失色,她回過頭,便看見一個人慢慢地從假山的陰影中走了出來。
“張大人…”
張修看著她,他的眼神看起來很奇怪,過了很久,他居然嘆了口氣。
班察波光眼神中露出一絲不安,囁嚅道:“張大人為何嘆氣?”
“因為我現在的心情有些不好。”
班察波光小心翼翼地問道:“為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