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兵在義陽,出其不意地發動了進攻。曾經的那場南北之戰,最後雖以弱虞勝強而告終。但因初期失了義陽,被夏人打通南下之道,江東曾一度處於極其不利的局面,戰事一直持續了一年多方告終。
但是一切,都將被改,從今夜開始。
“從今往後,妾之餘生,託於郎君。”
昔日之言,今焉不存,聲卻言猶未絕,如那夜夜江潮之聲,迴旋在他耳畔。
李穆迎著夜風,最後眺望了一眼那片望不到的臺城盡頭的漆黑夜空,轉過了身。
三百輕騎,在馬蹄發出的清脆踏地聲中,沿著江畔,朝西疾馳而去,迅速地消失在了夜色之中。
唯餘這片白色月光,靜靜照著江畔那條流逝的東去江水,代代年年,永不停息。
……
百裡之外,白鷺洲上,今夜此刻,洛神也仍未入睡。
大半個月前,獲悉阿弟被救,她的病慢慢也就好了。
她的病一好,蕭永嘉就要回白鷺洲。
因為高嶠終日忙碌,又奉皇命,要去往丹陽犒軍,蕭永嘉幹脆把女兒也一併帶了過來。
今夜她一直睡不著覺,最後披衣起身,來到西窗之前,倚坐那裡,雙手支肘於窗畔,托腮仰頭,眺望著當空明月,思緒起伏。
白鷺洲是個很美的地方,尤其每年這種暮春之際,夜夜江潮,花月相映。
但或許是潛意識地認為它分開了父母的緣故,洛神一直不喜歡這裡。
尤其今夜,不知為何,這種感覺更是強烈。
不遠之外,那不斷傳來的一片江潮之聲,在這個萬籟俱寂的深夜,聽起來愈發入耳。
甚至,彷彿帶了一絲恐怖的力量。
她的心底裡,慢慢地湧出了一種前所未有的充滿了傷感的悵惘之情,讓人想要落淚。
她不喜歡這種感覺。
只想快些離開這裡,最好再也不要回來了。
但是這一住,洛神就住了三個月。
而這三個月中,她的注意力,幾乎全被江北不斷傳來的戰事訊息給攫住了,再也沒有心緒去像那個晚上一樣,感傷花月。
就在她隨母親來到白鷺洲後不久,江北便傳來訊息,北方羯國攻打義陽。
義陽位於江北,在大虞所剩寥寥的江北領地裡,本非兵家爭奪要地的範疇之內,故大虞起先並未在此駐防重兵。好在之前,也是有所防備,守軍以地勢之利,竟硬生生地堅守住了關隘,在等到大將軍高允的援軍到來之前,寥寥數千守軍,面對數萬北人前鋒,竟未放一舟一船得以過江。
戰事隨後全面爆發。
尚書令高嶠佈防江東完畢,親自渡江奔赴廣陵,任命徐揚刺史高允為左將軍、軍事大都督,任命高胤為徵北將軍,前鋒都督,同剛剛回朝不久的中丞陸柬之等人一道,兵分三路,沿著淮水北上,迎擊南壓的敵國大軍。在短短不過三個月的時間裡,接連取勝,江東士氣高漲,最後一戰,徹底擊潰了號稱百萬的南侵洶洶夏兵。
夏人一敗塗地,潰退到淮水之北,大虞趁機將國境北推到了淮南一帶。而北方的夏國,國內隨之大亂。原本臣服於夏的鮮卑、匈奴等胡族趁機紛紛起兵造勢,北夏岌岌可危,再無力量覬覦江東。江左危機,終於得以暫時解除。
從義陽之戰開始,到夏人敗退淮北,大虞不但取勝,贏得了這場關乎國運的生死大戰,而且,中間不過只用了短短三個月的時間!
勝利的訊息,迅速傳遍了整個江東。民眾為之沸騰。高氏一門的聲望,經此一戰,更是達到了前所未有的地步。
興平十五年的八月,還住在白鷺洲的洛神得到父親不日就要回京的訊息,欣喜萬分。
之前所有那些困擾著她的少女煩惱和憂愁,在這個天大的好訊息面前,一掃而空。
這是一個陽光豔麗的八月午後,這幾個月裡,一直留在建康的堂弟高桓,興高采烈地渡船來到白鷺洲上,要接洛神回城。
“阿姊,我聽說,伯父起初就是納了他的見解,於戰事之初,趁著夏兵尚未集結完畢,便主動迎上進攻。他為敢死先鋒,五戰五捷,立下奇功。如今連陛下也知道了他的名字,聽聞他曾單刀殺入叛軍陣前,救了我的性命,很是好奇,欽點要見他呢。”
李穆,那個洛神數月之前第一次聽說後,如今忘得已經差不多的名字,便如此地從堂弟之口,再次入了她的耳中。